給“拼車”和非法營運劃定一道界線

時間:2013-07-01 16:02   來源:新京報

  北京相關部門表示,鼓勵“拼車”的同時,也將嚴打非法運營。這就要求,必須給“拼車”和非法營運一道清晰的界線,給民眾一個明確的守法預期。

  北京市年內計劃出臺私家小客車“拼車”指導意見,市交通委表示,正在研究對公益性合乘的鼓勵支援措施,如評選“合乘達人”、獎勵社會效益顯著的合乘網站等。同時,對合乘費用的分擔,不簡單地認為是非法運營。不過,對以合乘名義進行非法運營也不會手軟,將依法處理。

  這些年來,“拼車”在許多城市的社區流行,一些“拼車”網站應運而生,但是,由於執法部門基本都將有償“拼車”與非法營運畫等號,導致這一既順應民意,又符合綠色低碳的出行方式,一直處於尷尬和風險之中。如今,北京力推“拼車”合法化,無疑是破冰之舉。

  其實,將有償“拼車”認定為非法營運,這既不尊重現實,也是對法律機械的理解。《道路運輸管理條例》的規定,機動車在道路上營運,必須取得營運許可證。可是,“拼車”中出現金錢給付,就算是“營運”嗎?事實上,“有償拼車”的本質,是分擔成本,屬於公民之間的互助,是暫時而非連續性的行為,車主收取拼車費用,是用來彌補自己的成本開支,並非靠此贏利和謀生。

  執法部門之所以將有償“拼車”視為非法,或許是出於執法的方便。只要涉及金錢給付,都算是非法營運,這種界定對於執法部門而言簡單易操作。不過,執法部門這樣的“方便”,使得自己的權力無遠弗屆,導致讓無辜者成為打擊的對象,引起爭議和糾紛。

  鼓勵“拼車”,這是權力的歸位,是民心所向。對於北京而言,500萬輛車,按最低標準10%的“順風”比例計算,除去平均每天尾號限行的100萬輛車,每天可有效減少40萬輛車出行。所以,鼓勵“拼車”將能大大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減輕空氣污染,緩解打車難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相關部門表示,鼓勵“拼車”的同時,也將嚴打非法運營。這就要求,必須給“拼車”和非法營運一道清晰的界線,給民眾一個明確的守法預期。

  而找到這條界線其實並不難,非法營運收費是為了贏利,而“拼車”的收費只是回收成本費用,對於我們只要設定好相關的標準就可以了,例如執法部門綜合耗油、車輛磨損等因素,核定一個每公里多少錢的上限,如果車主的收費超過了限額,那將可被視為非法營運。當然,這一限額的制定也要充分徵集民意,以求得廣泛接受和認可。

  當然,“拼車”作為社會成員的自發協助與相互支援,不收任何費用更契合其公益定位。所以,政府在允許有償拼車時,不妨利用更多政策手段,鼓勵更多無償“拼車”。有關部門已表示將嘗試評選“合乘達人”,獎勵“拼車”網站等方法,其實還可更進一步,或者那些提供免費拼車的私家車主可以得到政府稅費優惠。通過更多激勵手段,喚起民眾拼車熱情。(韓涵 媒體人)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