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制度不能再舊瓶裝新酒

時間:2013-06-04 11:11   來源:法制日報

  6月2日,“事故大戶”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大連石化公司一焦油儲罐爆炸著火,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據中石油官網顯示,該公司于6月1日始開展“安全生産月”活動。2011年,中石油大連石化就因“716”輸油管道爆炸等4起事故,被國務院認定為責任事故,64名責任人被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4名責任人被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6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

  還不到三伏天,但這幾天卻很“火熱”,大慶糧庫著火,大連石化爆炸加大火,這讓媒體新聞也很“火”,到處都是火字頭的標題和火爆的壓題照片,這樣的“火熱”,當然也讓兩家企業的負責人很“上火”。但是,更令人感到無奈的是,大慶糧庫的負責人在談到事故原因時稱,“風太大”。

  而“事故大戶”大連石化的發言人就沒那麼幸運了,因為一些與天氣有關的説辭,已經被人説過了,總不能吃別人嚼過的饃吧。所以只能説:“從6月1日至6月30日開展以‘強化安全基礎,推動安全發展’為主題的‘安全生産月’活動,以全面推進HSE管理體系規範有效運作”——事前就這麼説,而事後還這麼説。

  大連石化出了很多事,也因此走馬燈似地處理並撤換了很多人,可謂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然而,這些“流水的兵”,並沒有觸動這塊“鐵打的營盤”,一切都是該火的時候就火,該爆的時候就爆。“流水的兵”們來的時候是舊瓶裝新酒,而走的時候瓶子依舊,但酒也成舊的了。一個瓶子反覆地裝著新酒,也反覆地將新酒變成舊酒,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瓶子”?

  這個“瓶子”就是當前的安全制度環境,不幸的是這個瓶子還産生了“瓶頸”,而這個“瓶頸”是生在管理者的思想意識中,並且“瓶頸”已經全方位地阻礙著安全制度的更新提升。“安全生産月”這樣的東西,好像是個新東西,但它的新似乎只表現在每年更新的日曆上,而行動上的新意並沒有與日曆的更新同步進行;“安全生産月”裏面的HSE管理體系也很新,但這樣的新也只是新在了對外發言人的嘴上,新在了對內宣傳的墻上,新在了無數安全會議的紀要上。

  這些東西再新,如果瓶子還在,只要通過管理者思想中的那個“瓶頸”的時候,都會被高高在上地“隔空”處理,從而無法接上現實安全制度需要的地氣。在這個意識的“瓶頸”之下,一切制度似乎都是用來付諸於形式和開會用的,只要會開到了、開足了,就是盡了執行安全制度的全部責任,至於是否完全落實,會後就沒人追究了,有個漂亮的會議紀要已經足夠。所以説,大連石化爆炸事故頻發,並不是因為實體的安全制度不夠用、不夠新,而是管理者意識裏存在的“瓶頸”無法使實體安全制度完全落實。

  在被“瓶頸”卡住的安全制度中,還有多少爆炸可能重來?難道安全生産制度這樣的剛性制度,只能通過一次次的大火才能“百煉成鋼”? (馬進彪)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