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的家庭主婦值219萬嗎

時間:2013-03-11 15:32   來源:羊城晚報

  廣東俗話,女人四十爛茶渣,家庭主婦似乎是家庭經濟的累贅,全靠男人“養”。有多少人想過,主婦付出勞動,比大家想的更有價值呢?3月8日廣州媒體一條有新意的新聞:事業有成的阿明要和結髮妻子離婚。最後婚沒離成,老婆還追加要求法院判令阿明每天花兩個小時照料家庭,以前未履行的家庭義務以每天2小時計付代償家庭勞務費,15年總共10950個小時,以其時薪的1/5計,每小時200元,共計219萬元。

  15年的家務是否價值219萬,我們説了不算,但是讓我們發現了一個很少考慮的問題:家裏面的工作,該怎麼算工資?一個全職太太,家庭主婦,到底值多少錢?英國一個名叫alljoinon的主婦網站對4萬多名主婦的日常“工作”做了統計,主婦們平均每天要花71分鐘整理房間、14分鐘鋪床、63分鐘做飯、28分鐘洗碗、39分鐘整理或支付水電費等日常開銷、23分鐘送孩子上學……一項項算下來,按照保姆看孩子的平均工資8英鎊/小時,一年下來頂替一名主婦所需的人工開銷總額為2.98萬英鎊,比英國平均工資還高出好幾千英鎊。

  中國沒有這種統計,但是道理一樣,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在生孩子後選擇了做全職太太。一個月工資5千多,請個保姆就要3千,每天起早摸黑,孩子沒照顧好,上班還辛苦,不划算。一個負責的媽媽,即使沒經過任何培訓,在培育下一代方面,也比最熟練的保姆要好。高學歷家庭,這種情況應該更明顯,這個道理不需要科學數據,人人都能理解。

  很多日本女性婚後都選擇做家庭主婦,我覺得這是他們國民素質整體水準高於亞洲其他國家的一個重要原因。看看我們中國,城裏那些雙職工白領,有幾位爸爸能做到一個星期陪孩子遊戲5個小時的?更不用説那些背井離鄉的民工,孩子扔在只剩下老弱病殘的老家鄉下,沒有“家教”事小,性格缺陷,教育不足,惡劣的治安也經常讓他們面臨各種傷害。

  早有人呼籲,國家應該立法鼓勵女性在家“工作”,給予全職媽媽一定的補貼,因為,她給自家孩子帶來了良好教育,也就為社會培養了一名有素質的好市民,兒子是她家的,一個高素質的國民,卻是整個民族的財富。哪怕不補貼,就修改一下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以家庭收入來統計個稅徵收金額,也算一個鼓勵。

  像李安夫人林惠嘉那樣,英雄的媽媽每天帶著獵物回家,最終造就華人導演傳奇,畢竟是極端個案,我們還是回到傳統,讓願意回到家庭的女性回得去,更有意義。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