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廁所還原了公共服務本色

時間:2012-11-08 13:31   來源:燕趙晚報

  現在街坊們上街遭遇“三急”又找不到公廁時,請留意沿街機關單位部門是否挂有“內設廁所對外開放”的標識。廣州市上半年已增設開放44家沿街單位內設廁所。今年初拒絕3歲幼童進門如廁的天河區司法局法律服務大廳此次率先掛牌在辦公時間向社會免費開放。(11月7日《新快報》)

  大街上出現一個政府部門的辦公樓,而幾百米遠處有一個公共廁所,如果需要,你會選擇怎麼做?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去公共廁所。原因有兩個:一者,一些政府部門的公共資源只對內開放,不對外服務,即便不被拒之門外,登記、拿出入牌等手續也會讓人退避三舍;二者,上廁所本是釋放壓力的過程,面對如此繁瑣的過程和不怎麼舒暢的心理感受,自然不會有如廁的快感。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但是,當在城市中面臨如廁的問題時,倒不如在農村來得痛快淋漓。在城市中面臨如廁難,並非只是一兩個城市的問題,而是一種普遍現象。究其原因,自然是公廁數量過少,尤其是免費公廁數量過少,此外,還有就是一些沿街的政府機關單位將自家廁所封閉起來,僅供內部工作人員使用,使得廁所這一公共資源長期處於“對外旱死,對內澇死”的局面。所以沿街機關單位的廁所,都應該免費向普通人開放。只有這樣,才符合“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現代政治理念。

  開放政府機關部門的廁所,是現代城市的基本要義。現代城市已經不是古代的城堡,城市周圍已經沒有城墻。然而,作為開放城市的重要公共服務場所——廁所,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不被開放,構成了堅實的、只供內部人員使用的“特殊堡壘”,這難免與和諧社會背道而馳。

  近些年來,廁所開放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命題。許多城市,如石家莊、青島、哈爾濱、鄭州、洛陽等,為了解決“如廁難”問題,都已宣佈開放社會窗口服務單位、車站、商場、賓館、飯店的廁所,拒不開放者,還將被處以罰款。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許多城市的政府機關單位即便開放了廁所,因為沒有懸挂“內設廁所對外開放”的標識使得市民們望而卻步。對於這一點,廣州現在的做法值得其他城市學習。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