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支架的暴利哪來?

時間:2012-10-15 13:46   來源:新京報

  如果説心臟支架濫用是醫生的責任,那麼超過毒品的利潤卻絕不是醫生造就的。其背後的真正推手是我們缺乏一個科學合理的定價機制。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作為治療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的心臟支架,存在著濫用的情況。對此,心血管專家胡大一教授認為,在中國有相當一部分放支架的患者屬於“過度醫療”。全國政協委員董協良則稱,心臟支架的背後是驚人的暴利,其利潤甚至已經超過了販毒。

  其實,心臟支架濫用的情況並非我國獨有,在國際上也是如此。其實,造成這一現象的關鍵,和目前的醫學發展模式有關。

  這些年醫學給人的印像是風風火火,似乎每年都獲得不小的進步。但實際上醫學在這些年的進步,主要是醫療設備和器械獲得了長足的長進,進而推動了醫療手段的進步。一個醫生的學術成就,往往是和某种醫療設備或器械聯繫在一起的。在心血管領域,就存在著“不會放支架的醫生不是好醫生”的觀點。這是催生很多醫院和醫生盡一切可能增加心臟支架的治療的重要因素。

  具體到我們國家,由於監管力度不夠等問題,醫生在使用支架的同時,不但能獲得學術認可,還可能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在這樣的情況下,心臟支架的使用,自然就會更有動力。但不管是進口支架還是國産支架,以什麼樣的價格應用到病人身上,並非由醫生做主,價格完全由有關部門制定。

  因此,如果説心臟支架濫用是醫生的責任,那麼超過毒品的利潤卻絕不是醫生造就的。其背後的真正推手是我們缺乏一個科學合理的定價機制,導致的現狀則是,我國目前的各類醫療服務價格,既不能反映學術價值,也不反映市場供需。

  對於支架濫用問題,必須雙管齊下。一方面加大學術委員會的監管作用,例如在很多國家,醫生決定在病人身上放置3個心臟支架,必須要進行説明,接受學術委員機構的審核,我們國家顯然應該進行效倣。與此同時,要儘快完善各類醫療服務的定價機制,讓各類醫療服務的價格,能夠真正反映其真實的價值,所謂的暴利,也就自然而然會消退。此外,醫保部門應介入,出臺相應的舉措,控制心臟支架濫用的情況發生。(鄭山海 醫生)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