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應體現民意訴求

時間:2012-10-08 11:03   來源:光明日報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近日一項調查顯示:91.3%的受訪者直言自己所在城市建設浪費現象較多;81.0%的人認為城市建設浪費的主要表現為大搞形象工程;74.1%的人認為浪費的原因是公共財政開支被權力左右。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盧濟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現在很少有“不可行”的項目,領導的意志往往在論證之前就建立了。

  城市是我們生活的容器,城市每一天、每一點的變化,都會在我們心中泛起些漣漪。我們歡呼城市日新月異變化的同時,也應該明白,一味求變很可能迷失方向。一個少有“不可行”項目的城市,又如何能承載市民幸福的希冀?

  那麼,大量的城市建設浪費項目匆匆開工,在造成損失之後又輕易過關,之後繼續上演類似的惡性迴圈。這其中的癥結究竟在哪?

  其一,儘管決策有程式,但往往淪為擺設。出於權力意志的考量,抑或是政績訴求,一些城市管理者往往更願意將城市打上個人的烙印。這就會形成一種極為怪異的現象,即先有思路,然後才會有論證,而論證無非是為了證明思路的正確性。這樣,原本是為了博采眾議而啟動的可行性研究,也就變成了一種隨意粘貼的標簽。正如調查所顯示,目前國內很多的城建浪費,都以改善民生為藉口。一條主幹道使用不了幾年,就翻修重建;路邊的行道樹,先是砍掉法桐,栽種了名貴的觀賞樹種,後來發現不遮陰,又重新栽種法桐;明明是北方缺水城市,卻要大量抽取地下水打造“北方水城”……

  其二,民意參與已成一種潮流,但仍然缺乏制度化的路徑。特別是當下的很多民意參與,依然停留在直接關聯者的利益主張上面。比如拆遷戶通過與政府、開發商的博弈獲取滿意補償等等。至於更為寬泛的城市建設,一般民眾可以説既缺乏關懷的理想,亦缺乏關懷的能力,很多時候也就是私下議論議論,無法對政府決策産生影響。當然,規劃、決策部門也缺乏蒐集民意的有效途徑。民意要麼是以激烈的、對抗的方式進入決策視野,要麼乾脆就湮沒無聞,停留在私下議論的層面。這就涉及到一個溝通、交流渠道的問題,如何在建設目標與基本民意之間,尋找到一條連接的路徑,這既要審慎推動,更需大膽探索。無論如何,這一問題已經到了該有實際行動的時候了。

  城市化無可逃避,亦是大勢所趨。如何在這一過程中盡可能地避免浪費、趨於完美,更多地滿足公共利益的訴求,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這其中,民眾的主張能否影響決策是一個方面,而問題的關鍵仍在於能否真正約束權力,即能否讓“領導的意志”建立在真實調研、科學決策上頭,讓可行性研究真正落到實處,回歸其本來面目。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