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長黃金周”擁堵背後的文明缺失

時間:2012-10-08 11:03   來源:工人日報

  普遍的高速公路擁堵,接連的高速公路車禍,令剛剛結束的國慶長假在首個全國高速公路免費通行中變得並不“消停”。據悉,8天假期中,全國道路客運作業發生三起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造成24人死亡、32人受傷,其中一起為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安全事故。

  不排除事故的發生有車流量大的原因,很多人抱怨政府出臺全國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政策暴露相關部門管理缺陷。然而,記者通過長假期間自駕體驗卻更為深刻的感覺到,很多交通事故的發生都源於不文明的駕駛習慣。首個全國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政策是對中國汽車社會文明程度的一次大考。

  8天的假期,記者驅車往返北京、哈爾濱,途中經常遇見的是,隨意變道不打燈,高速路上隨意停車且不設警示標誌,遮擋車牌超速行駛,長時間慢速佔用超車道,前方堵車仍“加塞”。記者還常常看見,本是“救命車道”的高速應急車道被搶道佔用,導致事故現場無法及時清理,加劇擁堵。在擁堵過程中,車主們隨意亂扔垃圾問題尤其突出。網友微博熱傳成都、廣州等地高速公路由於堵車,路面一地垃圾,慘不忍睹。不少路段和服務區,報紙橫飛,塑膠瓶、果殼紙屑滿地。

  2011年底,《中國汽車社會發展報告》首份年度報告發佈,預計2012年中國私人汽車擁有量將達8650萬輛,每百戶家庭汽車擁有量將達20輛,這也是世界公認的汽車社會門檻。據統計,2011年年末中國私人轎車保有量4322萬輛,增長25.5%,當年全國機動車領駕駛證人員達2.36億人。

  龐大的汽車銷售量並不是汽車社會成熟的標誌。一個成熟的汽車社會需要很多條件的支撐,除了汽車的普及率外,還要有完善的交通設施,如道路和管理系統、道路救援系統、停車場、加油站、維修系統;完備的道路交通法規;司機的文明程度。

  汽車社會的到來擴大了我們的生活半徑。毋庸置疑,“雙節”期間,小客車免通行費是讓利於民,自駕出遊人數激增,一些原本買不到火車票、買不起機票的人選擇了自駕出行方式。據悉,僅北京自駕出遊達二三百萬,激增三成多。

  我們幾乎可以想像得到,長假的首尾期間高速公路上的汽車量會出現蔓延數裏的“長龍”。記者看到的是,高速路收費站前的確車輛多的分不清了車道在哪,再加上搶道、加塞兒的車輛眾多,讓擁擠的高速道路更加添堵。同時,由於駕車人不遵守交通規則, 搶道、來回變換車道、加塞,擠佔應急車道甚至對側車道。從統計學上來看,這幾種行為根本不可能快多少。交通擁堵時,難免會出現剮蹭等交通事故。

  “我對很多司機的做法很氣憤,要麼從應急車道超車,要麼來回穿行。本來很好的安全距離都被打亂了。”一線交警透露,目前交通事故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不文明駕駛行為造成的。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國慶長假期間,高速公路上的大面積堵車80%由交通事故引發。

  因此,在首個全國高速公路免費通行的長假中所發生的擁堵與車禍背後,我們需要警醒的是中國汽車社會的文明缺失。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