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問“居心何在”難證北大清白

時間:2012-08-23 14:26   來源:齊魯晚報

  北京大學應當對此予以充分的重視,責成學校紀檢部門介入調查,甚至請執法部門參與,讓事實真相真正地水落石出。在未經調查的前提下,就去反詰鄒恒甫“居心何在”,並推斷對方是因為工作恩怨而蓄意報復,更顯得站不住腳。

  前北京大學教授鄒恒甫通過實名微博爆料,稱“北大院長、教授和系主任姦淫餐廳服務員”,引來了公眾熱議。對此,北京大學新聞發言人蔣朗朗在事發當天晚上便予以否認,回應稱北京大學內“絕無此事”,並直斥鄒恒甫“居心何在”。

  作為專職的新聞發言人,蔣朗朗的言辭,應當可以視為北京大學的官方態度。雖然他語氣堅決、措辭嚴厲地申明瞭立場,但這種未經事實調查便匆匆下論斷的方式,未免顯得草率。

  這起論爭雖然僅僅起源於微博上的只言片語,但能引發如此規模的波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事雙方身份的特殊性。提出疑問的鄒恒甫,是成績卓著的經濟學家,且曾在北大任教。而遭遇追問的北京大學,則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這就決定了這場爭辯,絕不僅僅是個人之間的攻訐爭執,而是具備著更深層次的社會意義。可以説,事發後輿論熱切的關注,無疑是公眾對北京大學學風與作風的考問。

  面對這樣一場不斷發酵的公共信任危機,北京大學要維護自己的清譽,必須採取謹慎客觀的態度。這種匆忙定論,近乎“搶白”的態度,顯然打消不了公眾的疑問,也無益於事實的澄清。

  雖然所謂的“作風敗壞”最為吸引眼球,但鄒恒甫對於北大的指摘絕不僅僅集中在這一點,更有“酒店服務生走後門上北大學位班”、“餐費報銷嚇人”等。這些問題事關法紀,顯然不是一句“絕無此事”便可以推脫過去的。北京大學應當對此予以充分的重視,責成學校紀檢部門介入調查,甚至請執法部門參與,讓事實真相真正地水落石出。這顯然需要時日和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而像蔣朗朗這樣,對鄒恒甫提出的所有問題都一概而論,並予以斷然回絕,難以展現出北京大學正視問題並接受監督的誠意。在未經調查的前提下,就去反詰鄒恒甫“居心何在”,並推斷對方是因為工作恩怨而蓄意報復,更顯得站不住腳。畢竟無論鄒恒甫出於公心還是私心,實名舉報問題是他應有的權利,都應當得到充分的重視和積極的回應。

  今年的兩會期間,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曾表示,作為處在風口浪尖的北京大學以及作為一校之長,感謝全國人民、廣大網友的關注,“歡迎批評、監督、愛護”。希望北京大學能如周校長所言,誠懇地面對外界的質疑。畢竟,消除質疑的最佳方式是辨明事實,而非疾言厲色。如果給公眾留下一個色厲內荏的印象,那將是對自身形象的進一步破壞。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