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安靜”火鍋店溫暖聾啞人的心

時間:2012-07-27 11:01   來源:廣州日報

  四川南充嘉陵江畔一條小巷新開了一家火鍋店,店裏27名員工是聾啞人,借助呼叫器和紙筆與客人溝通。據火鍋店經理賀元國介紹,聾啞服務員佔員工總數的60%,大都來自特殊教育學校,懂手語,能識字。(7月26日《成都商報》)

  在“最安靜”的火鍋店裏,如果説服務員的“沉默”是無奈之舉的話,顧客的輕聲細語則飽含人文關懷。通過手勢和文字,消費者和服務員之間的社會互動得以完成。換言之,大面積使用聾啞人作為服務員,並不會對消費行為造成實質性的損傷。

  對殘疾人來説,勞動就業是走向社會、參與社會、融入社會的重要途徑。讓殘疾人可從中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更為關鍵的是,勞動就業構建了殘疾人的社會支援網路,避免了殘疾人被邊緣化。

  “最安靜”的火鍋店通過市場的力量,解決了數十名殘疾人的就業難題表明,並非所有的公共問題都只能由政府單方面來解決,市場和社會所蘊含的力量往往不容小覷。同樣,社會學認為,人類社會的典型特徵就是符號互動。一方面,商家通過雇用聾啞服務員,向顧客傳遞出關愛弱勢群體、促進殘疾人就業的符號;另一方面,這些符號建立在社會認同的邏輯上,為廣大消費者所接受。因此,商家的善意和消費者的心意,共同支撐起殘疾人的就業夢想。

  關愛殘疾人,既不需要冠冕堂皇的口號,也不需要蜻蜓點水的“淺閱讀”。“最安靜”的火鍋店,超越了形式關切,帶給殘疾人最實質的關愛。長期以來,殘疾人在就業市場中飽嘗社會歧視之苦。這裡面,固然有制度建設滯後的因素,人為的“藩籬”也同樣不可忽視。不少人對殘疾人存有偏見,視他們為“累贅”和“包袱”,經常在無形之中傷害了殘疾人。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