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一天之內,92家中央部委相繼在其網站上公開了2011年度部門決算及“三公”經費等情況。這是自去年首度向社會公開“三公”經費之後,第二次向社會公開“三公”經費預決算情況,並首次分部門公開行政經費。
相較于2011年“三公”經費公開,今日的雷厲風行確實值得肯定。從去年的拖拖拉拉、遮遮掩掩,到今天的步伐整齊、數目詳盡,既説明中國財政透明度正與日提升,更説明公共監督已切實激活了政府效能的正能量。
今年的“三公”經費公開迅速而給力,離不開幾個背景:一是今年4月1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今年政府資訊公開重點工作,會議將“推進財政預決算、‘三公’經費和行政經費公開”作為今年政府資訊公開的重點工作之一;二是7月9日,國務院公佈《機關事務管理條例》,要求各級政府定期公佈“三公”經費預算和決算情況,同時對違反條例的具體情形及所需承擔的法律責任作了界定。有了高層共識,有了穩態制度,“三公”經費公開的進程從粗放走向合規有序。
有人説,看一個政府會不會花錢、善不善花錢,只要看看“三公”經費支出便可。話雖有失偏頗,卻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財政之餘公共利益與民生福祉的決定意義。“三公”經費情況好比各部門的“壓箱底”,晾曬的過程,既是尊重公眾知情權的體現,也是接受公共監督的必須。在法治政府、有限政府建設的道路上,公開,永遠是抵達公平與正義的必經路徑。
能公開,是進步。及時坦誠公開,更是難得的進步。譬如“首次分部門公開行政經費”,即意味著各部門人員工資、辦公樓運營費用等總體情況將向公眾揭開面紗,至此,行政效能不再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一個細節也能見微知著:各部門公佈的格式趨向統一和規範。此外,今年絕大多數部門公佈的情況更詳細,開始披露擁有的公車數量、出國的人次、接待的訪團數量等細節資訊。這為公眾監督“三公”經費提供了更多的參考數據。
然而,公眾對“三公”經費公開的期待,顯然又不僅僅滿足於看得見的幾個數字。一方面,這些數字能不能再細化一點?譬如以網路同步的形式,公佈每一筆支出的具體去向,簽字的是誰、使用的是誰、考核的是誰,如果出了問題,能負責的又是誰?另一方面,有了“三公”經費公開之後,還要有客觀的評價標準,不然,光禿禿一堆數字,到底是多還是少、合理還是不合理、該花還是不該花,如何評判呢?更重要的是,還要跟進問責制度,一旦發現“三公”經費中的問題或貓膩,就要按圖索驥,以對等的罰單為公共財政護航。
猶記得今年6月,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上提出,“三公”經費存在列支超標準,界定不清晰,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等老大難問題。我們欣喜于“三公”經費公開的變化,但這只是走向財政清明的第一步,在晾曬“三公”經費的速度與激情背後,制度設計與程式監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