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上小學買套房

時間:2012-07-20 09:18   來源:人民日報

  ●教育公平是整個社會公平的基礎和底線。當入學難影響越來越多的家庭,真心期望政府切實做好規劃,調整政策,讓孩子在同一條線上起跑 

  最近,幾個朋友紛紛在北京市著名小學的學區內買了房子,價高,房小,年代久遠。全家住得很差,還要背上沉重的房貸負擔,生活品質大幅下降。“只要3年後,孩子能上那所小學,什麼都值了。”朋友們的説法幾乎都一樣。

  上小學為何要買一套房子?原來,這房子是學區房。據稱只要購房滿3年就能上劃區內的重點小學。朋友的小孩今年3歲,按照她了解到的情況,現在如果不操心,將來上小學的時候就會很麻煩。“我家住在東邊,附近有劃區的小學,但是學位有限,品質也不好。而且以後小升初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不如現在就擇校,一次性解決問題。”朋友的解釋很“專業”也很無奈。

  小學屬於打基礎的階段,目前許多城市實行義務教育階段“免試就近入學”政策,似乎沒有必要去追逐價格高昂的“學區房”。但實際情況是,聽起來很美的“就近入學”,實現起來卻有些難度。一方面,隨著越來越多人涌向大城市,以及生育小高峰的孩子步入學齡,不少大城市生源增多,但劃區的小學學位卻沒有及時跟上。供不應求,學校只能設定一些條件,招收部分學生填滿學位,其餘的孩子交給家長自己搞定。以北京為例,據估計2012年幼升小人數達15萬左右,到2017年每年至少18萬,入學會是大難題。另一方面,同樣是公立小學,卻劃分成若干個層級的重點校,優質教育資源無疑會吸引家長趨之若鶩。而有些優質教育資源,面對社會旺盛的需求,想出了各種“切蛋糕”分學位的辦法,如給學區設定門檻、花樣翻新的考試等等。此前,已有人提出,倘若都“就近入學”了,城市裏怎麼還會有“校車問題”?

  上小學,原本應該是個相對單純的教育問題,現在則逐漸變了味。“學區房”、“學區地産”成了不少樓盤最響亮的招牌,價格比周邊同類房源高不少。擇校費、托關係、批條子、權錢交易,更是暗流涌動。越來越多的人在此過程中感到“不公平”。家裏有錢住大房子、好房子,沒錢住得遠點、小點也無妨,但這為什麼還會影響到下一代的基礎教育?政府本應立足於促進公平,為什麼要過分優待一些所謂的好學校,把資金、人才、資源一律向這些學校傾斜,讓孩子從基礎教育時可能面臨不一樣 的待遇?

  其實,這類問題並不難解決。義務教育屬於基本的公共服務,按照公平、可及、便利的原則,人人都應該有學可上,所接受的服務品質同樣應“均等化”。從數量上講,應按常住人口比例設定片區學校,有需要就設,使學位基本能滿足人口發展的需要。從品質上講,不應搞學校之間的特殊待遇,更不應人為地造成甚至強化好學校,而是要促進人才、資源均衡發展。

  在這方面,很多國家有成熟經驗,業內專家多年也一直在呼籲“削峰填谷”。教育公平是整個社會公平的基礎和底線,當入學難影響越來越多的家庭,真心期望政府切實負起責任來,做好規劃,調整政策,讓孩子在同一條線上起跑。(李紅梅)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