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證一條街”何以長盛不衰

時間:2012-07-10 09:04   來源:中國網

  北京中關村大街是賣假證者聚集地,一張假學生證收費30元,製作過程不到10秒鐘。老手一年能賺十余萬元。根據法律規定,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週歲嬰兒的行為人不被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因此,為了逃避法律打擊,賣假證者多為懷抱嬰兒的婦女,更有甚者生育6個孩子。(7月9日 《中國青年報》)

  這篇報道讓我想起了自己學校門口的那條街。每次路過,總會有人對你喊“辦不辦證”。情景與中關村大街如出一轍,清一色中青年婦女,不少懷抱幼兒作“掩護”。幾百米長的街道,幾乎每隔一兩米就有一個“辦證”的攤位,稱其為壯觀毫不過分。

  這裡“辦假證”的“繁榮景象”,本地媒體亦多次揭露,甚或説它已是赤裸裸地存在於每位經過市民眼皮底下,然,數年過去,依然如故。車水馬龍,如織人流的喧囂背後,這一主要由外鄉人組成的“販證鏈”如毒瘤般頑固存在於各個城市。

  這些身處街頭的“證販子”只負責“攬生意”,並不制證,作為最低端的一環,他們沒有機會見到背後的“老大”。招呼人買證,然後獲得提成,才是他們關心的。也因此,他們也常成了“貓鼠遊戲”的主角,遇到便衣警察,入獄或罰款,都只能“自認倒楣”。神秘的“老大們”顯然不會有危險。

  叫賣式的“售假”並不精緻和隱蔽,竟能在多個城市複製同樣的“繁榮”,實令人費解。不得不承認,在面對帶著孩子或正在哺乳的“賣證女”時,法律出於人性化的規定“不可採取強制措施”,的確令執法部門有些投鼠忌器。然而,如果僅因為這一點,或者説“法不責眾”,就默認了這樣的“醜陋”存在,恐也難以服眾。

  至少,在執法的力度和深度上,似還有開掘的空間。目前,不論是對中關村大街還是筆者所在學校附近街道的“販證群體”,相關部門大多是運動式“執法”。心血來潮了,就去“逮幾個現行”,或開車驅趕下,平日裏,卻不願潛伏下來摸清個中利益黑幕。因此,即便偶爾抓住了“販子”,也只是罰款、拘留了事,隔靴搔癢,無以擊中其要害。

  實際上,一些媒體的詳細報道,已呈現出這一群體很多“細節和特徵”。專業的執法部門,沒有理由,會做得更差。對於這種明目張膽的“售假行為”卻束手無策,亦是另一種“燈下黑”。倘警方能長期“注視”這一“現象化犯罪”,順藤摸瓜,所謂的“帶小孩”或“孕婦”,都不會成為障礙。如此釣出背後的“大魚”,熟稔刑偵技術的執法者,不可能想不到。執法的不彰,也許是在於,對這種“犯罪”,已從視覺和心理産生了懈怠、淡漠,以致無法從精神上將其作為“本職工作”來抓。

  再邪惡一點的聯想便是,如此明顯的“罪化”竟長盛不衰,“黑”與“白”之間或否存在某種勾結。一位證販子,曾向我暗示,他們的頭頭有“關係”,不擔心“被抓”。

  儘管“紙證化社會”趨勢的蔓延,也間接催生了灰色辦證市場的興起,不是單一的因素釀成,然而,作為執法部門,沉下心來,擺正態度,提高執法的力度和效度,甚至必要時候從自我問責開始,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正本清源環節。(王艷春)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