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斯?到小説中去找吧

時間:2012-05-04 13:13   來源:羊城晚報

  4月的某一天,廣州警方半日之內,端掉11家“私人偵探社”。之所以端掉,是因為 “私家偵探”們,已經涉嫌非法獲取公民資訊、非法追債、綁架勒索甚至欺行霸市。

  “半天端掉11家”,這讓有些神秘的私人偵探,再次引起人們關注。這些“遊走在法律邊緣”的機構究竟何去何從,也引起人們的興趣。

  所謂私人偵探,正式名稱往往是“調查公司”“諮詢公司”,它們為某些機構和個人提供調查服務。不過民間習慣叫他們為“私人偵探”,因為這個名字聽起來,既有點神秘的色彩,也能表達人們心中的某種期盼。很酷!

  社會總有不公,而公權力機構,有時鞭長莫及,有時庸惰懈怠,甚至同流合污,人們就會指望非官方的力量來排難解紛。所以,在中國有武俠小説,外國有羅賓漢、蝙蝠俠,以及私家偵探福爾摩斯。

  福爾摩斯是一百多年前英國的柯南道爾虛構出的人物,他善於觀察他人不注意的細節,運用演繹法,破解各種疑案,讓正義得到伸張。道爾為這個虛構的人物寫了56篇短篇小説和4篇中篇小説,期間連他自己都煩了,曾決定“殺死福爾摩斯,一了百了”,於是在一篇小説中,讓福爾摩斯和他的對頭某個教授角鬥,雙雙墜崖而亡,但是小説一齣版就遭到讀者強烈抗議:怎能讓福爾摩斯死呢?!道爾只好重寫,讓福爾摩斯大難不死,繼續調查教授的同謀。讀者們這才轉嗔為喜———可見人們多麼需要一個好的私家偵探,哪怕是虛構的也行!

  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中國也還有很多人如此地盼望身邊有福爾摩斯,哪怕是山寨的。這麼多年來,社會問題積累得太多了,婚外情、包二奶、騙保險、老闆賴債、公司詐騙……你指望公權力來解決所有這些問題,當然不現實。因此各類調查公司、諮詢公司應運而生,人們也希望通過付酬,這些公司可以補公權力之不足,發掘真相、蒐集證據、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稱他們是“私家偵探”,多少帶有一些“福爾摩斯情結”在裏面。

  然而現實就是現實,一旦這些偵探們以牟利為主要目的,在經營範圍、法律權力沒有規範的情況下開始行動,有些私家偵探不僅無法承載“福爾摩斯”之重任,反而成為竊聽、盜賣公民資訊、暴力追債、非法關押的違法者,他們與福爾摩斯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有這樣的“私家偵探”出沒,想想都讓人膽寒。

  從新聞報道來看,這次被端掉的私人偵探,多涉嫌非法活動,其他一些調查公司還在“正常營業”。這也提醒我們,在現代社會裏,雖然事情紛繁複雜,但尊重人權、尊重個人隱私、保障合法權利、依法辦事,這是大的趨勢。私人偵探也不例外,應該在規模、經營範圍、經營手段、人員素質包括人員的有無犯罪記錄等方面,都有個明確的規定,讓私人偵探不再遊走在法律邊緣,而是依法執業,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部分。

  至於人們理想中的公正全能的福爾摩斯,還是去虛構作品中尋找,然後借此抒發一下胸中的鬱悶吧。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