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換稿演講”有何不可

時間:2012-04-12 14:01   來源:新京報

  4月9日,江蘇省南通市一名高二學生演講,將之前老師“把關”通過的演講稿自主換成另一篇抨擊教育制度的文章,當眾表達了自己對現行升學和教育制度的不滿,並抨擊父母強加給自己的所謂理想,震撼師生,引起校內外和網上網下一篇譁然。(4月11日《揚子晚報》)

  高中生對很多事情已有自己的想法,包括理想是什麼、為何而活、為什麼受教育等。該高二學生這一突破常規的另類演講,雖然確實讓學校、老師和家長感到頗為尷尬,但好在演講並未被打斷,麥克風沒有被關掉,也沒有處分。

  從該生在控訴演講中稱“要有自己的理想”、“我們是人,不是機器,如果是機器,也不是學校用來提高升學率的機器”這些話中,能夠看出他獨立思考的姿態。這著實讓人讚嘆不已。教育應該把學生培養成能夠獨立思考的人。

  可是,學校、老師和家長卻並不這麼認為。校方表示,該生“言論不當,用詞過激”。有老師認為,“這孩子太情緒化了,牢騷滿腹,完全‘變了味’”。家長則説,孩子的做法不成熟。然而,學生們對此卻並不以為然,他們覺得該生勇氣可嘉,説出了他們的心裏話。

  該生之所以有如此反常的演講,一定是有原因的。對此,家長首先應該反思,自己強加給孩子的理想,是否就是孩子自己的理想。其次,老師應該反思,學校教育,到底是要把學生製作成聽話的考試機器,還是應該把他們教育成會獨立思考的人?如果家長替孩子強加了並不屬於他們自己的所謂理想,那麼孩子年齡越大,反抗和叛逆就會越強,像火山一樣,遲早會爆發出來。如果學校教育不唯考試和分數,那麼他們就不會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喘不過氣來,也就不會“造反”了。

  要知道,下一代的教育和成長,不僅事關孩子們的發展和前途,更攸關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