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偽問題,剩男大問題”的背後

時間:2012-03-09 08:34   來源:人民網

  三八婦女節前夕,男女性別比例失調問題成為政協委員的討論話題。近日,北大社會學系教授李建新表示,剩女是個偽問題,剩男是個大問題。剩女多是主動選擇的結果,3000萬剩男則更多是條件所限的被動結果。男性適婚人口絕對過剩,他們有旺盛的生理需求卻又無法通過正常途徑滿足。近年來頻發的群眾暴力事件背後,往往有剩男的影子。(2012年3月8日《廣州日報》)

  李建新教授説的很有道理,剩女多是主動選擇的結果,而剩男多,的確是條件所限的被動結果。當然,剩男多是因為男女比例失調,但重要的還是家庭經濟條件差,而娶不上老婆。

  但同時,專家們忽視了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那就是剩女們幾乎在城市,鄉村幾乎無剩女,相貌再醜的女人在鄉村都有人娶,還可獲得彩禮幾萬元。剩男大多在農村,因為太窮,又拿不出彩禮,所以成為剩男,甚至一輩子打光棍。在筆者的村裏就只有一個剩女,確切地説她不能算剩女,因為她結過婚,生過小孩,後來因為離婚而得了精神病。啞巴、拐子也不會成為嫁不出去的姑娘,而是年齡還沒過20就花落有主。所以説,在鄉村只有單身漢,沒有剩女一説。

  其實,剩女在城市。越是大都市,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剩女就越多。深圳和廣州是剩女最多的地方。説剩女是偽問題,是因為這些剩女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甚至有一定的地位,擇偶的眼光比較高,相當一部分剩女是“高不成,低不就。”假如這些剩女眼光放低些,“低就”點,就不可能有這麼多剩女。當然還有些不是真正剩女,比如那些二奶、小三,她們是“花有主”的假剩女,這個數字在全國來説,也不是個小數字。

  剩男在農村。應該説,3000萬剩男大多在農村,剩男的基本特徵是自身經濟、文化資源處於劣勢,多處於婚配中的被動和劣勢地位。最重要的是家裏窮得叮噹響,沒有哪個女人願嫁給連溫飽都解決不了的男人。因此,農村光棍多,主要是適齡女性城市化,造成了農村“婚源”的緊缺。加上農村彩禮不斷增長,如今彩禮大多在10萬元左右,如果在農村種地,恐怕一輩子也積攢不到這麼多錢。據報道,湖南新邵山區“光棍村”的情況非常普遍。有的“光棍村”甚至60%的男青年討不到老婆。當地村民説,如今山裏人結婚難、光棍多的嚴重情況甚至大大超過了解放前、改革前。(2011年2月21日《中國青年報》)。據報道,貴陽市開陽縣高寨鄉牌坊村,30歲以上的光棍漢有60多個,這個數字還在增加。(2011年10月17日 新華網)

  剩男多影響社會和諧,正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社會學所前所長景天魁所説的,這樣一個被社會遺忘的底層大眾,若沒有必要的“安全閥”,必定帶來巨大的負面衝擊。再説農村是以家庭為養老的模式,現在這些光棍漢大多身體健康,將來他們的養老也會成為困擾當地政府和他們自己的一個問題。(洪巧俊)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