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患上“剩女恐懼症”的愛與哀愁

時間:2011-10-10 13:32   來源:千龍網

  國慶七天長假你都做了什麼?外出遊玩還是在家當宅人?對於曾彥如來説,國慶假期過得並不輕鬆,她整整相了11次親。記者採訪發現,由於平時工作太忙沒時間,國慶節參加相親的人不在少數。對此,專家分析稱,父母對兒女苦苦逼婚而強制安排相親,屬於典型的“剩女恐懼症”表現。

  必須得承認,家長們如此高密度地安排相親,也是出於無奈。尤其是每當親朋好友或者鄰里鄰居詢問子女的婚姻狀況,他們會感到很沒面子。畢竟在老一輩人眼中,結婚生子乃天經地義的事情,是任何困難或者理由都無法阻擋的。這種心情我們可以理解。

  但是,如今的現實與家長們那個時代的觀唸有了很大不同。激烈的競爭,以及高強度的工作壓力,讓很多人不得不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工作上,他們沒有時間去談情説愛。更重要的是,現在的社會很現實,這讓很多並沒有獲得一定物質基礎的年輕人不敢去談戀愛。他們害怕因為這些客觀原因而傷害到感情,傷害到內心最純真的那種愛戀。所以家長們很難理解年輕人如今對待婚姻的態度,於是,造成了剃頭挑子一頭熱的尷尬局面。

  而這種逼迫式相親,非但不容易喚醒這些大齡青年對待婚姻的態度,反倒容易適得其反。而這種反感又會加劇他們對婚姻和愛情的恐懼感。

  俗話説,水到渠成。如今的年輕人,對待愛情和婚姻其實有很多想法,這是時代進步的表現,如果家長們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設計孩子們的婚姻,自然會産生一些觀點碰撞。所以,我倒覺得,家長們可以適當放寬孩子們在婚姻上的選擇,不要總覺得自己是“過來人”,就非得要求孩子們按照自己過來的路來走。當然,作為子女,也需要適當將自身對婚姻與愛情的判斷向父母的潛意識靠攏,考慮父母的感受,或許才能讓相親變成一種主動的感情表達,而非被動的應付差事。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