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生評比走樣緣在念歪了好經

時間:2012-03-05 11:21   來源:荊楚網

  三好學生該停止評選嗎?這個話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引起熱議。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詹國樞在其微博中透露,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協名譽主席沈鵬發起提案,建議中小學校停止評選三好學生,他本人也將成為聯名提案人。(3月4日南方都市報)

  從小學到中學,每次長假之前,最大的期盼莫過於從老師那得一薄紙,上書“三好學生”,有此薄紙如領聖旨,穿上黃馬褂,見誰都可以趾高氣揚一番,在父母那可以肆意領賞。即便是到了大學,雖然口口聲聲説視一切如浮雲,但要是真沒評上了“三好”,總感覺不是個滋味,由此可見,三好是個好東西,能激勵你永葆鬥志,一路笙歌。有時,你不得不承認,東西之所以好,緣由在於其稀缺,既然是稀缺,自然要落入“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境地,拿不到三好的,要麼悲情,要麼自暴自棄,確實存在一定的摧殘殺傷力。

  一方面是看得見的激勵,另一方面也是明擺的摧殘力。爭議出現似乎理所當然,爭議的最終結果是要有一個確鑿的結論,那麼三好評比是否已經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呢?

  建議廢止方的觀點集中在三好評選機制評價方式單一,被認為“過早給孩子貼上了好壞學生的標簽”,不利學生成長。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三好”的歷史,初創于80年代初的三好評比,當時的內容是”身體好、學習好、思想品德好。雖然後來在具體內容不斷更新,但三好標準始終注重德智體三方面,也就是説只有在德智體上全面優秀,才能名副三好之實。從內容上看,這應該是符合現代教育規律,也是符合綜合素質教育方向的,應該是科學的。

  但是,我們遺憾地看到,在功利教育大行其道之下,三好教育這樣的好經卻被念歪了,在評價內容上,過於偏倚學習成績的比重,而忽略了德體等元素的考慮,只要成績好,便能被評上三好,在評價機制上,也往往是缺乏公平、公正、公開的影子,沒有集體審核,自然就喪失了公信力,招致反感。我們甚至可以看到,對於這樣的學生表現短期評價機制,不僅與學生的升學、評獎直接掛鉤,甚至還與老師的職稱、待遇直接關聯,在這樣的誘導機制之下,學生為了升學努力鑽營三好榮譽的評比,老師為了升職努力拓展三好評比渠道,在這樣功利的激勵機制之下,好經不走樣才怪。

  由此可見,三好評價是否廢止只是問題的表像,甚至是假像,關鍵還在於改進三好學生評比機制,真正按照三好評比的設置初衷,發揮評比的正面激勵作用,規避各種可能存在的負面效應,這才是王道。(高亞洲)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