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搭上漲價順風車,不知這回還能説什麼?

時間:2011-08-10 13:22   來源:人民網

  在速食麵傳統旺季到來之前,康師傅和統一的桶裝速食麵,在本月初齊齊漲價。漲價原因依然是成本壓力。業內人士證實,在原定4月初漲價未遂後,速食麵企業成本不斷上行,這次終於衝破約談障礙,成功漲價。目前,終端銷售指導價,為每桶上漲3毛,漲幅近一成。(8月9日《南方日報》)

  原本4月1日要漲價的康師傅桶裝速食麵,因有關部門對其進行約談,因而表示暫緩漲價,暫緩漲價不是不漲,而是推遲漲,時過四個月實行漲價,與同時宣佈4月1日漲價的日化巨頭聯合利華比較,從時間上來説,其的“暫緩”時間更長,更站得住腳。至於是否合理,據報道:5月24日起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超商聯合利華旗下夏士蓮和力士等品牌開始漲價。對此,發改委有關人士表示,“企業漲價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在自由的市場環境下,老百姓可根據價格不同自主選擇商品”。那麼康師傅的漲價更無可挑剔。

  速食麵價格以市場而動,是漲是降是其自身的事,之所以敢漲就在於有市場,有漲的空間,如果是價格高銷量減,即使想漲也漲不成。也許有人説,康師傅漲,我買其他的品牌,但誰又能保證其他的品牌不漲?即使是有關部門為了穩定物價進行約談,也只是一種指導,並非就能強制,康師傅在約談之後,表示暫緩漲價,就已經埋下伏筆,説透一點是礙于約談者的面子,作為主管物價部門説了話,出了面,想硬頂肯定不合適,因而來個“暫緩漲價”,作為主管者也不是真的限價,只是履行一種公事,説説而已,雙方達成一定的默契,各自留有餘地。既然暫緩漲價,如今已經水到渠成,約談者感到體面,被約談者也毫無顧慮,雙方都顯得淡定。

  如今的商品漲價不管是效益好還是效益差,都有原因,據統計局發佈7月宏觀經濟數據顯示,2011年7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同比上漲6.5%,創下37個月以來的新高。在如此的態勢下,漲價已成了一種必然,商品從局部到普遍的漲,從食品類延伸到其他類,康師傅速食麵自然也就搭上了順風車,毫無顧忌的漲。

  從消費者的心理來講,包括康師傅在內的食品漲,都難以承受,可是食用油、麵粉、糖等大宗食品原料的價格居高不下,甚至持續走高,光要求一個速食麵不漲,怎能辦得到,再説,如今的水、成品油,公路收費等公用品價格處於高價,你上游漲一點,下游就多漲一些,商品屬於社會化生産,一頭沒有穩定,就有可能帶頭整體漲。對康師傅速食麵漲價指責自然就沒有説服力。

  康師傅暫緩四個月實行漲價,還有點時間差,其他商品漲了幾次,其他商品有沒有比康師傅漲得更高?因而,眼睛不能盯在康師傅速食麵上,更應盯在其他方面。對於物價上漲如何來應對,只能是,一方面加大農産品的供應量,鼓勵農民多種多養,另一方面是增加公眾的收入,以此來抵消物價的上漲,別無它法。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