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企全面盈利扇了哭窮漲價的耳光

時間:2011-05-31 13:05   來源:羊城晚報

  不少政府部門與官員同水務企業保持高度一致的漲價思維,主動充當水務企業的傳聲筒,為水價上漲製造輿論空氣,勇當水價上調急先鋒。水務企業盈利報表實際上就是扇向哭窮漲價的一記響亮耳光。水務企業全面盈利又哭窮漲價一旦得逞,就是監管失職

  記者從中國水網了解到,迄今為止,18家水務上市公司均公佈了2010年年報,年報顯示,2010年,我國水務上市公司全部實現盈利,無一虧損,各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58元/股,平均凈資産收益率15.78%,平均銷售毛利率40.02%。(5月27日《經濟參考報》)

  一方面,水價聽證會上,總能聽到很多水務公司“哭窮”為漲價造勢;另一方面,水務上市公司交出了較高利潤率的漂亮報表。所有水務上市公司全部盈利。如此鮮明的對比清楚地證明,水務企業漲價的理由都是忽悠人的。一直被蒙在鼓裏的消費者無法不憤怒!

  就在上個月,廣東省財政廳副廳長林旭鈿公開聲稱,“廣州水價不調的話,企業沒辦法良性地運轉下去。”如今中國水網披露了水務上市公司全部盈利的漂亮報表,不知道林副廳長對此該作何解釋,也不知道廣州的水價是否還會按計劃一直漲下去。

  在商言商,企業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賺錢,如果是水務企業表達漲價訴求倒可以理解。但是,不少政府部門與官員同水務企業保持高度一致的漲價思維,主動充當水務企業的傳聲筒,為水價上漲製造輿論空氣。勇當水價上調急先鋒,考慮過千千萬萬消費者的利益關切嗎?水務企業盈利報表實際上就是扇向哭窮漲價的一記響亮耳光。水務企業全面盈利又哭窮漲價一旦得逞,就是監管失職

  且不説水務企業全面盈利,上調水價根本沒有正當性。就算供水設施投資壓力加大與水資源費上調,給水務企業造成成本壓力,水務企業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內部挖掘潛力,而不是漲價轉嫁矛盾,給劍拔弩張的物價上漲局面推波助瀾、火上澆油。

  眾所週知,供水行業屬於具有天然壟斷屬性的公共服務行業,帶有一定的公共性,其首要目標並非贏利,不能簡單地以市場眼光來衡量水産品的價格。在高物價語境下,應為消費者算細賬,考慮消費者的承受能力,讓公共産品價格與普通消費者收入接軌。何況,提升公共服務品質,還原公共服務産品公益本質,正在成為政府與社會的共識。政府把水利投資都計入營運成本,轉嫁到消費者的頭上,顯得不合時宜。

  而且水價是否應該上漲,如何上漲,聽證都是不可或缺的程式。在水價聽證過程中,一方面要嚴格測算並公開供水成本,讓消費者心中有一本明白賬。另一方面,聽證代表的産生、代表構成比例、聽證主導權、聽證程式及聽證結果,都應該體現公平公正,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在目前的社會現實背景下,特別應當保障普通消費者充分表達利益訴求。讓消費者與經營者在法律框架內公平博弈。

  總之,供水企業具有特殊的壟斷屬性,特別是城市供水以地域分界,消費者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一方面水務企業不能在全面盈利的同時,又哭窮漲價,而要講求誠信,內部消化漲價壓力,履行社會責任;另一方面,政府對供水設施投資要體現責任擔當。不能把城市供水放手交給市場博弈,輕易滿足水務企業的漲價訴求,任由會哭的孩子打著飽嗝繼續大口吃奶,掏空供水行業的公益靈魂。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