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利華漲價,戳破約談“紙老虎”

時間:2011-05-26 10:53   來源:紅網

  24日,廣州部分超市夏士蓮、力士品牌産品漲價10%,這兩個品牌都屬於聯合利華公司。賣場負責人表示漲價是品牌商要求的,對此,聯合利華公司未作出回應。但華潤萬家、家樂福等大賣場都表示沒有接到漲價通知。此前,聯合利華因散佈漲價資訊被發改委罰款200萬元。(5月25日《廣州日報》)

  雖然比起此前的調價計劃,被迫延遲了近兩個月,但聯合利華終究還是漲價了。歷經發改委的約談、罰款、批評後,聯合利華收斂起了高調姿態,採取偃旗息鼓的方式,默不作聲地實施了漲價方案。而這一舉措,也戳破了發改委的約談“紙老虎”,再次證明用行政手段來壓制物價,只能起到短暫效果,最終還是要服從市場規律。

  在今年嚴峻的物價上漲走勢壓力下,發改委頻頻約談諸多行業巨頭、行業協會,要求它們顧全大局,維護物價穩定,不要輕易漲價。而各企業、行業也紛紛做出表態,暫緩漲價計劃。雖然約談效應看起來皆大歡喜,消費者得到實惠,發改委維護了權威形象,企業也及時選好站位,為未來發展贏得政府的印象分;但是,大家都清楚,這個承諾的有效期到底有多長,並不取決於發改委的威嚴,而是取決於市場的威力。

  約談已經過去數月之久,暫緩漲價的承諾也已兌現,發改委的行政權威所帶來的壓力,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消減,直至徹底化為烏有。如今,制約企業漲價的週邊壓力仍在,而且愈發走強。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甚至屢創新高,而國內物流成本、人工成本亦在快速上升,在多重擠壓下,企業已經無力負重,只能上調價格,以彌補損失。此時,再去譴責企業漲價行為,只能徒增口舌之快,獲得道義上的虛榮罷了。

  在這一波物價上漲週期中,起到最關鍵作用的,乃是氾濫成災的貨幣。雖然央行多次加息、上調準備金率,吸收回籠了大量貨幣,但另一方面貸款總量仍在快速增長,M2的增幅依然很大,貨幣仍然處於充裕狀態。過量貨幣推高原材料價格,影響到物價指數的走勢,而在貨幣供應量沒有發生根本改變之前,物價是不可能受到控制的。而且受到人工剛性上漲的推動,企業將被迫接受廉價用工消失的現實,這亦是商品價格還將長期持續上漲的動力。

  了解到物價上漲的真實原因,才能找到真正有效的解決之路。這就是動用金融政策,吸幹超量貨幣,抽掉物價上漲的基座。另一方面,則要鼓勵企業走創新發展之路,提高生産力,從管理要效益。而工資的上漲,則是利大於弊的因素,雖然短期對企業造成成本壓力,但從長遠看,卻有利於刺激國內消費,提高國民整體富裕度。因此,要對企業漲價的行為區別對待,對於壟斷性企業需要慎重審核其成本、利潤;而競爭性企業就放手吧,讓市場規律來做抉擇。(江德斌)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