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看待當前人民幣升值問題

時間:2012-11-19 15:08   來源:紅網

  16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價終於結束了連續十三個交易日盤中觸及“漲停”的局面,收盤報于6.2356,上漲趨勢暫緩。(新華網 11月18日)

  11月14日,美元兌人民幣在詢價交易系統中收盤報6.2252,強勢上漲的人民幣至此已經連續第12個交易日觸及1%的區間上限。(《經濟參考報》 11月15日)

  連日來,人民幣的強勁表現使許多外向製造型企業擔憂,人民幣不僅將加速升值,且幅度會高於往年,進一步“壓榨”其微利潤空間,乃至危及生存空間。

  先看看一些專家的看法:

  徐高認為,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連日來觸及“漲停”主要是受到美聯儲推出QE3的影響。

  李劉陽認為,從市場方面看,近期人民幣升值主要是因為歐美國家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造成國際熱錢流入中國境內套利;此外,之前人民幣貶值預期較強,企業積壓了大量美元,現在集中進行結匯,也是令人民幣匯價不斷升高的原因之一。

  劉維明認為,此次人民幣上漲更多是技術上的原因,最近兩個月貿易順差比較大,這部分美元盈餘形成的集中結匯助推了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

  劉健恒表示,人民幣匯率在年底前雙向波動仍比較大,因為一方面受到升值壓力,另一方面受歐美經濟“財政懸崖”影響,預計至明年才見穩步升值,而明年將升值2%。

  同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由於近期多項宏觀數據好于預期,緩解市場對我國經濟繼續下滑憂慮,同時受海外寬鬆政策影響,國際資本重新回流新興市場,推動人民幣對美元連續“漲停”。

  近期人民幣的迅猛漲勢,令外貿企業的生存環境雪上加霜。那麼,又該如何科學看待相關專家言論以及中國外匯市場匯率波動的種種現象呢?

  據中國社科院課題組分析,外匯的基本價位是由各國的生産效率決定的。據中國新康橋方程測算,中國的生産效率在5-6之間,變動不是很大。中國的匯率波動加大是因為中央放開了外匯日均波動幅度,加上目前炒黃金、炒外匯,特別是許多地方逃避央行監管大肆搞外盤炒作,這造成了資金外流嚴重失控現象。整個中國外流失控的資金有多少?目前缺少人去追問、追查。這些錢是送給外國吃,外匯跟黃金又有一定的關聯,可以説,亂炒是造成外匯波動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貨幣流速來説,人民幣流速趨穩,美元流速較快,在這個方面,人民幣匯率會受到一些衝擊。流速快的貨幣堅挺不了,美元、歐元都一樣。此外,中國有全球第一的外匯儲備,人民幣匯率走勢的高低跟其有密切關係。

  在實證、實際上,人民幣匯率的升降應該是有市場供求流通速度來決定。供求流通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為貶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升值原因在於目前人民幣的貨幣流速趨緩。從實證科學來看,目前人民幣匯率及其貶值、升值幅度水準基本合符市場實際需求。

  從長遠來看,人民幣走國際化,要加大國際間的兌換力度,不要過分釘死美元、歐元,這樣有可能會“吊死在一棵樹上”,把科學的宏觀調控搞得手足無措。人民幣升值的趨勢在近期不可逆轉,這是大勢所趨。(毛承之)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