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不妨再“松”一點

時間:2012-09-21 14:59   來源:新京報

  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集體趨向寬鬆,也使得同樣處於經濟低迷困境的中國,沒有太多的理由與空間不進行同步調整。

  央行20日在公開市場進行了1050億元人民幣逆回購操作,期限28天,同時進行550億元人民幣逆回購操作,期限7天,合計規模為1600億元。

  央行繼續選擇公開市場操作而不是降準與降息方式向市場釋放流動性,但力度似乎還不夠。

  美國第三輪“量化寬鬆”出臺之後,市場對降息的預期降低,但降存準的預期與呼聲增高。央行的操作似乎並沒有理會,有學者指出,央行更可能是對2008-2010年間釋放出的大量存量流動性仍心有餘悸,因而通過滾動逆回購來以時間換空間。

  不過時間轉換,空間也變了,國內與國際形勢的新變化正在對央行政策形成催逼,迫使其採取超越公開市場操作之外的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進行應對,這似乎也應該是正確權衡形勢之後的正確抉擇。

  有兩個基本的觀察可以支援上述結論。

  一個是國內層面的:經濟增速處於“築底之中”仍未止歇,連續兩個月初公佈的反映生産者預期景氣指標的經理人採購指數(PMI)處於階段性低點;在微觀層面,企業效益下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上半年國企利潤同比降低11.6%,而1-8月這一指標擴大到12.8%。來自上市公司財務預告方面的資訊顯示,截至9月中旬(14日),滬深兩市有950家公司披露了三季報業績預告,其中預“喜”公司(預增、略增、扭虧、續盈)有490家,佔比51.57%,預增(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30%)的公司只有106家,佔比僅有11.15%,這一數據創下了八年的最低值。

  作為宏觀經濟運作在微觀層面的具體體現,三季度上市公司業績繼續築底,其能否于四季度回暖仰賴於政策“向上”的有力對衝,貨幣政策力度應當加大。

  而此前,發改委集中批復了一大批城市軌交等大型基礎建設項目,貨幣政策的適度擴張性“跟進”也將是對啟動內需穩增長政策的配合,而PPI多月為負值、CPI處於低位水準,也給貨幣政策擴張提供時機。

  另一個因素是美聯儲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的祭出。關於QE3對中國宏觀經濟走勢以及政策走向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也是複雜的,筆者不同意有學者認為對中國影響較為有限的判斷。

  這種影響與複雜之處在於,量化寬鬆導致的美元氾濫,一方面將推高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從而使得我國再度面臨輸入型通脹的問題,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也將給正處於困難之中的國內製造業復蘇帶來新的壓力。同時,美元流動性大量增加可能造成本幣貶值,將使得人民幣變相升值,對外貿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

  此外,有別於此前兩輪量化寬鬆,QE3的實施是每月購進400億美元抵押貨款證券的方式按月進行,這種安排的長期性與其他國家或主動或被動的陸續跟進,將可能對原油價格與全球大宗商品形成“溫水煮青蛙”效應,也使得這種影響具有長期性。

  目前,一直嚴控貨幣投放的歐洲央行已經提前實行了寬鬆政策,本週,日本央行也進行了跟進,決定以新增10萬億日元購入基金,同時將銀行間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繼續維持在零至0.1%的實質零利率水準。

  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集體趨向寬鬆,也使得同樣處於經濟低迷困境的中國,沒有太多的理由與空間不進行同步調整。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繼續加大、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以釋放更多流動性的緊迫性正在上升。(傅子恒)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