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把握農業和農村經濟運作新動向

時間:2012-07-25 10:49   來源:人民日報

  今年是“十二五”時期承前啟後的一年,進一步做好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鞏固和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好形勢,對於實現全年經濟工作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鞏固和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好形勢,需要密切關注、準確把握農業和農村經濟運作的新動向,並提出應對措施。

  外部環境更加深刻地影響農業和農村經濟運作

  隨著“三化同步”不斷推進和農産品貿易開放度不斷提升,外部經濟波動向農業和農村經濟傳導的渠道日益多元化,農業和農村發展受外部環境的影響更為深刻。

  從國內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增速逐步放緩,物價漲幅趨於下降,這將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産生深刻影響。首先,經濟增長放緩抑制農産品需求特別是工業用農産品需求,物價漲幅回落意味著農産品價格上漲有限。今年4月,稻穀、小麥、玉米三種糧食價格上漲5.8%,增速下降7.5個百分點;豬肉價格呈下跌趨勢。5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6.4%,增幅下降5.3個百分點。農産品價格上漲乏力,柴油等主要農資價格卻持續在高位運作,對農業生産效益和農民收入影響明顯。其次,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影響農民外出務工的穩定性和工資增長的持續性。農民工就業最集中的製造業、建築業,都是此輪經濟波動中受影響較大的行業。據國家統計局監測,一季度全國外出務工農民16371萬人,同比增長3.4%,增幅與去年全年增幅持平;月平均工資為2173元,增長16.6%,增幅比去年全年增幅下降4.6個百分點。

  從國際看,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緩慢。世界貿易組織預測,今年全球貿易額僅增長5%,遠低於2010年13.8%的增幅;世界生産總值增長2.1%,比2011年下降0.3個百分點。受此影響,今年1—5月,我國勞動密集的服裝、紡織、機電産品出口額分別增長2.5%、1.4%、9.9%,增速分別同比下降20.6、30.1、21個百分點,對農民工就業和增收帶來不利影響。

  從農産品貿易看,目前國際農産品價格大幅下跌,增加了農産品進口的複雜性。5月,大宗農産品國際市場價格普遍低於國內。受此影響,今年以來我國農産品進口大幅增加。1—4月,農産品進口352億美元,增長28%;貿易逆差157億美元,擴大83%。總體上看,進口依存度上升的現象呈現從經濟作物向糧食作物、從種植業産品向畜牧業産品蔓延的趨勢。下一階段,全球氣候和政治局勢的不確定還將深刻影響農産品價格走勢,為我國農産品進口增添很多變數。

  面對國內國際複雜形勢,要保持今年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必須密切關注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一些重要問題,包括農産品供給、農民收入、農村改革等,理順體制機制,強化政策支撐,增強抵禦風險能力。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