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地評線】天府網評:端好綠水青山的“金飯碗”彰顯初心底色

2020年08月15日 14:38:00來源:四川線上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來,這一重要理念從這個小山村走向全國,日益深入人心,讓百姓端好綠水青山的“金飯碗”,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成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幅新時代的綠色畫卷正在美麗中國恢弘鋪展。

  綠色映底蘊,山水見初心。綠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是世代永續發展的源泉。綠水青山不保,金山銀山何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決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到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先導,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讓百姓端好綠水青山的“金飯碗”, 宣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

  讓百姓端好綠水青山的“金飯碗”,是一場前無古人的創新發展之路,是對原有發展觀、政績觀、價值觀和財富觀的全新洗禮,是對傳統發展方式、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變革,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體現。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黨的十九大更進一步把“污染防治攻堅戰”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等內容寫入黨章,成為我們營造綠水青山、建設美麗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

  讓百姓端好綠水青山的“金飯碗”,是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坐標,深切回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既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就能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帶來“金山銀山”,為高品質發展築牢根基、激發動能,造福14億人民。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複雜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困難挑戰的情況下,習近平總書記赴浙江、陜西、山西、遼寧等地考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都是考察的重點內容。這充分彰顯了我們黨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信心和決心。

  讓百姓端好綠水青山的“金飯碗”,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絕非一日之功,更非一蹴而就。要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就要追“青”逐“綠”,積極探索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新方法新路徑,以綠生金,久久為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不斷提升綠水青山的“顏值”,開掘金山銀山的“價值”,為發展養元氣、固根基,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布大局、謀長遠、開新篇,讓新時代美麗中國的畫卷更加壯美,為子孫後代呵護一個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美好家園。(作者係四川線上特約網評員)

[責任編輯:吳怡]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