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農民日報評論員:品質是導向

2020年01月13日 09:50:00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品質是導向

  高品質發展是農業農村發展的主攻方向,也是小康之年做好“三農”工作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品質發展工作,多次強調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性,並對此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近年來,農業農村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高品質發展要求,大力推進品質興農、科教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取得了積極成效。小康之年,我們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努力在高品質發展上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績。

  如一座燈塔,高品質發展照亮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嶄新前景。何謂高品質發展?就是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全方位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發展。

  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農業農村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也要適應並遵循這一趨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糧食連年豐收,肉禽蛋奶水産品供應充足,為我國農業生産從注重數量向注重品質轉變創造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和社會條件,這也是農業農村邁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的重要歷史契機。然而,我們也要看到,我國農業大而不強,農村生態環境脆弱,農民增收後勁不足等問題依然突出,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離全面小康和鄉村振興的要求還有明顯差距。推進高品質發展,是解決農業農村瓶頸問題的破題良策,是農業農村轉型升級的內在需要,更是人民群眾享受優質農産品和生態産品的迫切期待。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意義更加凸顯。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農”工作成效,而“三農”工作成效很大程度上要看農業農村發展品質。農業農村發展品質不高,全面小康的成果就不穩固、不持續。只有農業農村發展品質提升了,老百姓的糧囤子、肉攤子、菜籃子才能持續豐盈,不僅量夠,而且質優;只有農業農村發展品質提升了,人們才能在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裏享受健康舒適的生活;只有農業農村發展品質提升了,農民的錢袋子才能更鼓,獲得感才能更足。這些美好的願景,既是全面小康的應有之義,也是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的豐碩成果。

  高品質發展,是大方向、大格局、大邏輯,是任何時候都要牢牢堅持的發展導向。當前,我國經濟運作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個別地方難免有走回粗放型發展老路的衝動。走老路,省勁兒,一時還可能見“效”快,但埋下的隱患不容小覷。越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的關鍵時刻,我們越要咬緊牙關,保持決心信心和清醒頭腦,堅定不移地走好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之路。

  要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品質高不高,理念是先導。要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按照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用成為根本目的的要求,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到農業農村發展的各個環節,傳導到各個主體,還沒落實到位的,要加強督促,已經貫徹執行的,要深化細化。除了發展理念要轉變,政策支援、工作方法、考核方式等也要隨之調整,真正讓品質就是效益、品質就是競爭力的觀念,成為指揮棒、導航儀、驅動器。

  要著力避免“質”“量”失衡。産品供給從少到多、從品質較低到品質較高需要一個發展過程,而追求品質提升難免要以犧牲一定的數量為代價。在推進高品質發展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不能造成新的失衡,既要堅持品質優先,又要避免按下葫蘆浮起瓢,防止過度關注品質而放鬆了數量基礎。小康之年,保供給是頭等大事,要在保持存量的基礎上提升品質,努力實現量的合理增長與質的穩步提升。要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推進結構調整,優化産業佈局,突出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既要産得出、産得優,也要賣得出、賣得好,不斷提升我國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要積極強化主體培育。在土地、氣候、技術、資金等農業農村發展諸要素中,作為生産經營主體的人始終是最活躍、最關鍵的因素,只有農業農村各個鏈條各個環節的主體都能堅持高品質發展目標,高品質發展才能真正落地。強化高素質主體培育,不能只盯著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等實力雄厚的大中型主體,也要重點關注和扶持生産經營能力較弱的小農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小農戶依然是我國農業生産經營的大多數,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廣泛受益人群。要努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小農戶分享農業産業鏈增值收益,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共同分享高品質發展成果。

  推動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不是對現有發展路徑的小修小補,而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變革。我們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以奮發有為、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以改革創新、真抓實幹的工作舉措,加快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提升大國“三農”的顏值和精氣神,在小康之年交出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的圓滿答卷。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