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民論壇:倡導“辦事不求人”的風氣

2020年01月10日 09:04: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深化‘放管服’改革,樹立‘辦事不求人’理念,營造‘辦事不求人’文化”“用規則意識、契約意識打破權力文化、關係文化,把人情社會、面子社會變成法治社會、誠信社會”,黑龍江去年制定關於推進“辦事不求人”工作的指導意見,聚焦紓解制約市場主體和群眾辦事創業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力求打造“辦事不求人”的公正、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收到較好效果。

  從民生角度看,“辦事不求人”是讓人民對改革有更多獲得感的題中之義。實實在在破解“辦事難”,衝破的是為官不為的不正之風,確保的是權力真正運作在為民造福的軌道上。不單是黑龍江,全國不少地方都已將“辦事不求人”列入改革規劃,狠抓制度執行。管住權力“任性”,讓“難事”不再難辦,強化權力監督和問責,成為新時代法治中國、效能政府的一個生動縮影。

  如果深入文化傳統審視,“辦事不求人”改革準確地抓住了“重私德、輕公德”“重人情、輕法治”的文化癥結。傳統觀念裏,人們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是人際關係的“生”或“熟”。從幼兒入托、孩子上學、病人看病,到就業創業、工作調動、投資興業,往往都想找熟人、托關係、走後門。如此一來,便形成惡性迴圈:越是不按規矩辦事,就越得依靠人情關係;越是依靠關係辦事,就越是不遵守規章制度。人情、關係越來越重,終成不可承受之負擔。只有以制度重塑權力運作,以責任校準權力觀念,帶動社會關係清清爽爽,才能營造出健康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生態,真正解決人情負擔、辦事困難問題。

  “辦事不求人”的改革,既是法治建設的過程也是反腐倡廉的過程,既是行政改革的過程也是轉變觀念的過程,涉及行政服務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複雜性與實施難度不容小覷。因此,必須把“辦事不求人”改革,與正風反腐結合起來,與法治改革和法治建設結合起來,將辦事群眾之所需、市場主體之所盼、經濟社會發展之關鍵作為凈化政治生態的重點和方向。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長期的、漸進的、耐心細緻的努力。堅持不懈,久久為功,才能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讓“門好進、臉好看、事好辦”成常態。

  一個“辦事不求人”的社會,必是一個清明、輕鬆、公平、幸福的社會。“辦事不求人”,是百姓的渴望與期盼,也是以人民為中心理念的具體落實。因此,這項改革不能止于營商環境的改善,還應該向更加廣泛的社會生活領域延伸,向具有持久性、穩定性的思想文化領域延伸。進一步增強人們的法治意識,轉變人們的文化觀念,改進人們的辦事習慣,不僅將助力打造一個“辦事不求人”的良好環境,也會讓中國社會從根本上擺脫千百年來的人情之困。

  如今,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已滿七週年。激濁揚清、脫胎換骨的作風重塑,為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全面深化改革馳而不息,全面從嚴治黨常抓不懈,不斷推動“辦事不求人”,功在當下,惠及子孫,善莫大焉。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10日 04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