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命運共同體意識”展現“中國主張”

時間:2015-12-17 15:02   來源:中國網

  12月16日到18日,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將於浙江烏鎮舉行。屆時,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大會,並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另據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介紹,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主題是“互聯互通、共用共治,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

  今年是中國接入國際網際網路的第21個年頭,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第36次全國網際網路發展統計報告明確顯示,截至6月我國網民總數已達6.68億人,佔全球網民總人數五分之一。尤其令人振奮的是,“十二五”期間中國網際網路經濟在GDP中佔比持續攀升,2014年已達7%,佔比超過美國。體量如此龐大,也意味著全球任何國家都不可小覷來自中國的網際網路力量。

  可以説,若是沒有中國參與,建立包容性的全球網際網路治理生態系統就將成為空談。事實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西國會發表《弘揚傳統友好共譜合作新篇》演講時也已經提出了全球網路治理的“中國主張”,即國際社會要本著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則,通過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

  僅就網路安全而言,其就必須加強國際合作。網路必須有網防,網際網路時代國家主權已經從領土、領空、領海等領域拓展到了“資訊邊疆”。習近平在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也已明確指出,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資訊化就沒有現代化。如何防範網路侵入,無疑需要世界各國坐下來討論,制定相關規則,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

  網際網路正向生長也需要和平共處,需要互相信任,絕不能損人利己。如果借網路安全之名行攻訐之實,則不僅違背了網路的開放性,更不利於網路主權的維護。習近平主席就明確指出,“每一個國家在資訊領域的主權權益都不應受到侵犯,網際網路技術再發展也不能侵犯他國的資訊主權”。前不久發生的棱鏡門事件更是給我們提了個醒,倒逼著儘快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

  在治理網際網路過程中,需要各國增強互聯互通,實現合作共治。與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相比,本屆大會規模更大,互聯互通作用也將更為明顯。可以想像,來自政府、國際組織、企業、科技社群和民間團體的2000多名嘉賓與會,圍繞全球網際網路治理、網路安全、網際網路與可持續發展、網際網路智慧財産權保護、技術創新以及網際網路哲學等諸多議題進行探討交流,的確能夠在互聯互通中增進合作共識。

  “打鐵還得自身硬”,在網路治理方面中國的確成效顯著。2014年打擊非法造謠等行動就有效凈化了網路空間,2015年初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還當選全球網際網路治理聯盟委員會成員,也是亞洲和大洋洲地區唯一的政府官員代表。在6月30日全球網際網路治理聯盟第一次會議上,魯煒全面闡述了習近平主席的國際治網主張,介紹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現狀和治網實踐,更是受到了各國與會者高度贊同,被稱為完美的中國治網模式。

  可以預見,在即將召開的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中國將會以一個負責的發展中大國身份向全世界闡明自己的觀點、立場、對策,在國際網際網路治理中發揮更加積極的推動作用。“中國主張”助力下,若各國能夠達成共識、減少分歧,以“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態度面對網路發展中遇到的共同性問題,也必能構建起惠及全世界的“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讓資訊在網際網路上自由、安全、有序地流動,使資訊技術最大限度惠及各國人民。(楊飛)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