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反轉的捐款故事警示了什麼

時間:2015-10-27 13:56   來源:中國青年報

  最近出現了一樁劇情反轉的捐款故事,值得一議,因為它事關愛心、慈善和欺騙。事情説的是,安徽一女子在男友出租房裏被男友養的惡犬深度咬傷,為籌集醫藥費,男友於是找媒體編造了一個“因救陌生小女孩被狗咬傷”事件。在這個事情被報道出來後,很多人為女子的行為所感動,紛紛捐款助其治療,截止目前,女子已經接收捐款80余萬。但沒料到,過了幾天,真相被戳穿,其男友也因涉嫌詐騙罪被當地警方刑拘,同時捐款賬號也被登出。

  對於該男子來説,當他為籌集醫藥費而編造這個救人情節時,肯定沒想到有這種結局。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從法律上定性男子的騙捐行為。一種看法認為,雖然在知道真相後心裏不舒服,但該男子的騙捐也情有可原,可以理解,一些捐款者就表示,他們不會追回自己的捐款;相反的看法則認為,雖然男子騙捐的目的很正當,但不能因為其目的正當就判定他達成目的的手段也正當。男子虛構事實、隱瞞真相、侵佔他人財物,這已經涉嫌詐騙。特別是,它與一般詐騙不同,性質更惡劣,因為他是利用別人的同情心騙取財物,導致那些真的需要幫助的人在進行類似求助時也可能被認為是假的,從而無法得到幫助。

  後者的看法其實涉及社會學的角度。男子的行為是否夠得上法律上的詐騙罪,或許還可討論,但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其行為無疑起了極壞作用,尤其在中國目前整體信用環境很不好的時候,即使是為了救助而編造一個子虛烏有的見義勇為故事,對人們心理的傷害也不可小視。一位捐款者就表達了此種憂慮:她為了一個陌生小女孩可以不顧危險,而且做出了這麼大的犧牲,我捐錢就是為了肯定她這種行為,我認為社會需要那樣的人。但事件真相出來以後,一下子就覺得我們的愛心被褻瀆了。其實不是錢的問題,這種行為會對社會道德造成一種傷害,以後碰到真正見義勇為的事,人們還捐不捐款?目前就有400人要求那男子退捐。

  還原整個事情,可以看到,該男子其實是為減少自己該負的責任而有意利用人們的愛心。因為他並不是窮得叮噹響,他還有車,有一個養狗場,其生活條件比很多捐款的人還要好,這種條件下,還想方設法通過媒體編造這個救人故事,説明男子主觀上有不想完全承擔女友被咬責任的嫌疑,想要把這種責任外化,由社會來承擔。假如他確實無力救其女友,編造這個謊言可能很多人還是會原諒的。

  所以,警方刑拘男子,不僅應該而且必要。(鄧聿文)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