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隨地大小便”到“隨機大小便”?

時間:2015-08-17 14:01   來源:光明網

  據@民航網客戶端@航空事披露,8月15日晚,西部航空航班上有旅客在下降過程中帶著小孩在座位通道大小便。8月16日,深圳航空ZH9709航班又有旅客帶小孩在後艙大便:事發廁所沒人用,旅客嫌廁所太小了,嫌3個人擠不進去,後面大寬敞!最讓人無語的是,當媽的還跟孩子説,寶寶不急慢慢拉,還沒起飛呢。(8月16日《新聞晨報》)

  看罷上述消息,自然讓人聯想到,某些國人的素質之低下,是否已經從“隨地大小便”發展到了“隨機大小便”?而遺憾的是,爆料的相關民航微博確也直指:這種事情在國內航班上屢見不鮮了,現在的“熊孩子”越來越多,難道沒有家長的責任嗎?

  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坐飛機?近日的一則民航熱聞,也算是給了一種現實的警醒與指導。8月6日,廈門航空公司一架由大連起飛的航班延誤,旅客在機上等待2.5小時後,因為無法確定起飛時間,機上旅客全部返回候機樓休息。一名10歲的女孩在下客時不斷辱罵乘務員,在場的孩子監護人卻並未制止,之後還拒絕道歉。隨後,機長拒載了相關的4名旅客。此事儘管眾説紛紜,但多數意見頗是認同的舉措,因為每一次飛行都容不得絲毫的安全隱患。

  從“隨地大小便”到“隨機大小便”,或許只是兩樁同類不文明舉止的湊巧相連,或許還沒有發展到在國際航班上也不以為然,但相信不少人已願意反思于網上的一種質問:“還有人再習慣性地跳出來爭辯,別指責了,他們還只是孩子”嗎?是的,在飛機上也敢“隨地大小便”的齷齪之舉,固然責在其身邊的監護人;但若是長此以往的耳濡目染之下,這些今日的“隨機大小便”者,長大後就會視之“陋習”而絕不造次麼?!

  莫説家長帶孩子在機艙內上演的兩起“奇葩出恭”,在日常生活中,誰都明白“隨地大小便”是缺乏公德心的不良表現。那麼,説到“隨機大小便”的不顧公德、視若尋常,其關鍵原因還在於“素質意識”的只重虛談、不夠嚴管。於是,在一些家長和監護人的“諄諄善誘”下,小孩子“隨地大小便”的範圍,幾乎是隨著交通工具的升級換代而不斷“拓展領域”:過去是公共汽車上,後來是地鐵車廂中,現在則把機艙過道也任意當作了“方便”之地。

  的確,“人有三急”,但這不是縱容孩子“隨地大小便”的理由所在。對此,有一年輕媽媽就在網上現身説法:不要總拿孩子做藉口,孩子不懂但你應該懂!我孩子三歲,我堅持出門後孩子若要大小便,都先商量著讓她忍一下,並帶她立刻找廁所;而小時候更容易,紙尿褲咯!孩子的羞恥心是需要從小建立的,經常看到有些家長當街帶孩子脫褲子就尿,甚至大便,特別是女孩,實在很不雅觀!可見,孩子的任意如廁,説到底都是家長的漠視公德、不負責任。

  若無有力舉措,國內航班上的“隨機大小便”,未必不會漸漸“蔓延”開來,乃至出現更多“丟臉丟到國外”的難堪一幕。因此,正如有些網友所建言的,道德建設不能過於講究“人性化”而輕視了“法制化”。換言之,加強國民素質教育,也應適時適度地推出“重典施治”。拿孩子的“隨機大小便”來説,讓某些不知羞感為何物的監護人上上“黑名單”,譬如作出禁止其一定時間內坐飛機的懲罰,大概更能立竿見影地起到“教育一大片”的警示效用。(司馬童)

編輯:陸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