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紀念日“高速不免費”的善意

時間:2015-08-10 15:35   來源:光明網

  7日,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公佈了201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日放假安排。其中稱,按照國務院通知精神,9月3日至5日調休放假,共3天。此外,按照國家規定,此次放假期間高速不免費。(8月8日《新京報》)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全國將放假1天,同時通過調休放假3天,為了方便國人全身心地參加各地的紀念活動,隆重紀念一個偉大民族的崛起,共用世界和平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特別是,通過參加各種紀念活動,牢記歷史,勿忘國恥,珍愛和平,共襄復興。可見,紀念日全國放假,對於國人來説,既是一種福利,更是一種義務。然而,紀念日高速不免費,讓一些有車族心生遺憾。

  事實上,紀念日高速不免費,並非是北京的“自選動作”,而是全國的統一行動。按照國家關於小客車免費通行的相關規定,9月3日紀念日不在免費放行的節假日範圍內。畢竟,高速免費,不是每個節假日都有,更不是每個公民都可以享有,因此,高速免費,原本就不是一種節假日福利。退一步講,即便是紀念日高速免費,一些有車族也難以從中享受到多少優惠。相反,過去看似甜蜜的“免費蛋糕”,好吃卻難以消化,節假日綿延不絕的擁堵場面,讓人們望而生畏。

  比如,今年五一小長假,各地高速重現節日擁堵“盛況”,再次將高速免費的善意消解得蕩然無存。人們非但沒有分享到“免費蛋糕”帶來的愉悅,反而增加了出行成本;特別是,交通事故頻發,高速公路變垃圾場,一些人被“堵”出了亂扔垃圾、隨地小便等壞毛病,更是推高了社會成本。由此,也讓人們不得不重新對重大節日高速免費的可行性打上一個問號。

  不可否認,節假日期間高速擁堵,不僅是近兩年才有,幾乎成為久治不愈的一種“節日病”。問題是,推行高速免費新政後,顯然加重了病情,可以説是適得其反。當然,實施高速免費新政,本身沒有任何問題,問題是,我國目前高速公路的軟硬體環境,以及公眾的素質,還無法承載這麼大的一塊超級“免費蛋糕”。特別是,“免費蛋糕”在節假日集中發放,儼然成了一種“節日福利”,勢必會引發公眾扎堆“哄搶”,高速公路被車流擠得水泄不通,也在所難免。可見,任何一項政策的實施,首先應權衡利弊,當弊大於利時,就當反思其可行性了。

  因此,紀念日高速不免費,其實是個好消息,是在給紀念日減負,至少人們不會再為高速免費勞心費力、得不償失。相反,高速免費的持久性和普適性,反而值得有關部門反思。高速公路與其在節假日扎堆免費,不如在平時實行降費或免費。國家公共資源和公共服務讓利於民,不能只盯著幾個節日,而是貴在平時。

  高速免費如何科學有效地施惠於民,管理者應作進一步探索,比如,是否可以發放“免費通行券”,每輛車每年享受一定公里數的免費通行額度,而時間則自由把握,將免費的普惠政策,貫穿于全年,既避免了公眾在節日哄搶“免費蛋糕”,又可以讓公眾平等享受到這些公共福利。相反,越在節假日,越要提高公路收費標準,以此緩解車流、人流給道路帶來的壓力,平時再通過降費或免費,返利於民。這樣不僅緩解了擁堵現象,還可以引導人們注重平時帶薪休假,理性享受政策福利,合理安排休閒時間。(張西流)

編輯:陸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