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民生,善算“小賬”更要會算“大賬”

時間:2015-07-22 11:13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改革,發展,根本目的是要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抓民生也是抓發展”“使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有效對接、相得益彰”,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的講話,彰顯了一心為民的執政理念,指明瞭轉型發展的必然路徑。

  民生問題無小事。當經濟進入新常態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能否讓群眾繼續感受到改革的溫度?怎樣讓經濟的發展與民生的改善有效對接?無疑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現實考題。

  一提到發展和民生的關係,有人便認為,發展和民生是對立的。抓民生,就是拆東墻補西墻,會拉發展的後腿;要發展,就要抓大項目,就不能“繞著民生轉圈圈”。的確,對不少地方而言,財政資金有限,而民生似乎“只有投入,沒有産出”,于發展並沒有直接的助力,難免會在價值排序上有偏頗,或只強調發展不重視民生,或口頭上把民生排首位實際執行卻變味。這種看法,只算了民生的“小賬”,卻沒有算清民生這本“大賬”。

  其實,抓民生也是抓發展。且不説,民生的改善,能為改革的深入、發展推進凝心聚力,找尋到最大公約數。就拿民生本身而言,它也是發展的一項重要抓手。老齡人口增多,發展養老服務,不就能促進“銀發經濟”的發展?“網際網路+”火熱,醫療、教育搭上“網際網路+”的高速列車,不也能産生新的增長極?居民收入的增加,不就意味著購買力的增加,潛在消費力量的增強?很多時候,民生的改善,既是公共服務有效供給的結果,也是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的過程。惟有算清抓民生這本“大賬”,將促民生融入到穩增長的全鏈條,發展才有“含金量”,也才更牢靠。

  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們的努力方向。無論是食品安全的保障,還是醫療衛生的改善,乃至養老服務的創新,民生問題與百姓利益息息相關,最見不得“空裏客”。抓民生,不僅要保障民生建設資金的投入,更要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各種問題,保障民生鏈正常運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見面、對賬,來不得半點虛假,既要積極而為,又要量力而行,承諾了的就要兌現。”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