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津貼“僵屍新聞”還要寫到何時?

時間:2015-07-14 17:09   來源:國際線上

  人社部等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按規定發放高溫津貼。儘管國家早有相關規定,但許多地方仍有不少公眾吐槽稱“沒領到”。有的老闆不按規定按月份發放,竟按超過35度的高溫天氣具體天數發放,有的單位用綠豆、飲料等防暑降溫物資“衝抵”,矇混過關。(7月14日新華網)

  媒體關注高溫津貼一般有兩個視角,一是落實不到位勞動者拿不到,二是N年了也不提高標準。不過,既然根本拿不到,提不提高標準也就沒那麼重要了。隨著全國各地陸續進入“燒烤模式”,高溫津貼落實難很自然又成了熱門話題。不用説,戶外勞動者沒津貼可拿仍是行業潛規則,忍氣吞聲仍是勞動者無奈之選。至於到底多少人拿不到,各種統計數據説法不一,有的説八成,有的説半數,反正不是少數現象。

  説實話,很多媒體關注高溫津貼發放情況,差不多也是季節性地“例行公事”。因為,這實在算不上什麼新聞,套用最近很熱的“僵屍肉”提法,高溫津貼落實難是名副其實的“僵屍新聞”——年年報道年年如是,報跟沒報一樣,不報白不報,報了也白報。儘管新華社的報道嚴厲指出“高溫津貼制度落實不到位,不僅是對勞動者利益的侵害,也損害著國家的法治形象”,但我猜這件“損害國家法治形象”的事情,明年八成還會繼續上演。

  眾所週知,1960年頒布的《防暑降溫措施暫行條例》,是之前被吐槽最多的,人們總會問:高溫又來了,立法還會遠嗎?2012年,《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終於公佈實施,但人們很快發現,高溫津貼還是拿不到,高溫假還是享受不了。於是,新規帶來的最大變化,似乎就是高溫津貼的“僵屍新聞”換了一種寫法。試想,如果高溫津貼的“僵屍新聞”繼續這樣寫下去,那無疑將是一件很悲哀很無趣的事情,確有必要提高到依法治國的層面來解讀。

  歸根到底,高溫津貼落實難,不是立法的問題而是執法的問題。企業在高溫津貼上的守法意識如此淡薄,一方面固然是能省則省節約成本,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則是法不責眾的違法零成本預期。事實也的確如此:我就是不發,你勞動者還能怎樣?舉報我,我先開了你不説,執法部門還不一定會來,就算來了也無非配合走個形式。企業都是“理性經濟人”,執法不能戳到痛處,勞動者又那麼弱勢,高溫津貼要被自動落實,哪有那麼容易?

  不過,如果地方政府對於落實高溫津貼足夠重視,在“網際網路+”的時代,要督促企業依法發放高溫津貼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困難。一方面,勞動者舉報應該有方便的平臺和途徑;另一方面,所有的勞動者舉報都應得到及時回復。而在企業的方面,只要不依法發放高溫津貼的行為被證實,就應記入企業誠信體系,影響其經營行為的方方面面,成為“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大數據的重要組成。

  某種意義上,以盈利最大化為目標的企業都有逃避義務的“天性”,關鍵是,要用好的制度去約束其“天性”。所以,不讓高溫津貼的“僵屍新聞”繼續寫下去,要看地方政府部門能否足夠重視並且有效作為。(舒聖祥)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