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長效機制“九要”

時間:2015-06-04 13:54   來源:新華網

  

    視頻截圖

  公共安全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安全無處不在,連著千家萬戶,是涉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財產安全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包含社會治安防控、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信息安全,以及公眾出行規律安全、避難者行為安全,人員疏散的場地安全、建築安全、城市生命線安全,惡意和非惡意的人身安全和人員疏散等領域。當前,各類公共安全事件頻發,呈現出突發性、隱蔽性、復雜性等許多新特點。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公共安全長效機制建設,我國維護公共安全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必須從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入手,推進思路理念、方法手段、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健全公共安全體係。

  健全和創新的公共安全長效機制,是公共安全的有效制度保障。目的是滿足公眾公共安全的需求,確保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提高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程度,增進人民的福祉水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針對公共安全風險形勢,需要加快創新和建立健全以下公共安全長效機制和理念。

  一要堅持黨對公共安全治理領導,發揮政府公共安全治理主導作用,凝聚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安全治理,強化公共安全法治化,以及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及其科技投入。

  二要健全立體化治安防控網絡建設機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著力構建專群結合、點線面結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的立體化治安防控體係。建立消防、交通、治安為主要內容的安全隱患專項定期排查行動機制。

  三要健全食品藥品安全全過程的監管機制。加快建立食品藥品安全可追溯體係和信息共享機制,建立健全監管部門和公安機關聯合執法機制。

  四要建立健全公共安全治理問責機制,完善落實安全生產管理機制。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屬地管理、部門監管、企業主體責任,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體係、安全預防控制體係以及打非治違、聯合執法、責任追究制度。

  五要完善公共安全應急管理機制。堅持預防和應急並重、常態和非常態結合,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形成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

  六要健全完善網絡安全監管機制。加強信息網絡安全保護工作,提高重大輿情發現和預警能力,健全網上網下結合的綜合防控體係,確保網上安全。

  七要完善統一聯動的公共安全預警處理機制,包括建立公共安全預警處理聯動中心,按照事件嚴重程度建立分級響應機制。

  八要完善公共安全治理信息報存機制,包括建立完善的社會信息反饋網絡、統一的信息發布平臺及規范的信息報道機制,完善及時適當的信息採集、發布與報道相應機制。

  九要建立公共安全政策評估機制,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形勢分析制度。對公共政策執行監督中的困難和問題及時進行評估,及時清除公共安全隱患。(李國強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