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泰波:經濟新常態下的“四個不等式”

時間:2015-05-21 14:30   來源:人民日報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作出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戰略判斷,並要求各級幹部正確認識、努力適應、積極引領新常態。面對經濟新常態,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更新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思路,堅決擺脫傳統思維方式和工作慣性,堅持用與新常態相適應的新理念來謀劃、推動經濟工作。同時,應防止走向另一個極端,對本來應當堅持的不堅持了、應當作為的不作為了。這裡的關鍵是對新常態的理解和把握必須全面、準確、透徹,切忌表面化、簡單化、片面化。從當前一些地方出現的情況看,應弄清新常態下的“四個不等式”。

  新常態下不再盲目追求高速度,不等於不要增長。有人把新常態簡單解讀為經濟放緩,認為今後經濟增長不重要了,以至放鬆經濟發展要求。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對實際工作十分有害。毋庸諱言,新常態要求我們改變一味追求GDP增速的思維定勢,擺脫單純求規模、重速度、拼資源的路徑依賴,但決不能把新常態僅僅看作速度狀態,簡單地理解為經濟下行。把經濟新常態僅僅理解為數量增減,是形而上學的發展觀。新常態是包括經濟增長速度、發展方式、經濟結構、發展動力結構等在內的深刻轉變,其目標是要使經濟既保持中高速增長、又邁向中高端水準,實現發展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一味調低增速,不是新常態;只有放緩沒有提升,也不是新常態。新常態下,發展仍然是第一要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化解各種矛盾和風險,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現代化,根本要靠發展,而發展必須有合理的增長速度。所以,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牢牢扭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放,努力保持調結構與穩增長之間的平衡,在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的前提下,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防止增長速度跌出合理區間。

  新常態下強調動力轉換,不等於投資不重要了。新常態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調整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由過去主要依靠投資、出口轉向更多依靠擴大消費和創新驅動。由此,一些人便以為投資不再重要了。這是一種誤解。必須明確,投資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仍然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新常態下,在用更大力度、更有效措施擴大消費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同時,必須繼續把穩投資、擴投資作為發展的重要舉措,充分發揮投資在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只要是符合國家産業政策、老百姓急需、能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項目,就要努力籌措資金進行投入。當然,一定要按照新常態的要求,著力改善投資結構、優化投資主體、改進投資方式、提高投資效益。

  新常態下面對的難題和挑戰增多,不等於缺少機遇。進入新常態,我們面對大量過去不曾遇到過的難題和來自多方面的嚴峻挑戰。對此,務必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但同時應看到,新常態也帶來了一系列新機遇。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出口和國際收支、生産能力和産業組織方式、生産要素相對優勢、市場競爭特點、資源環境約束、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等九個方面的趨勢性變化作了深刻分析,對新常態作了系統而精闢的論述,每個方面都既有問題挑戰又充滿機遇。因此,面對新常態,一定要有辯證思維和全面認識,既看到挑戰,克服盲目性,增強憂患意識;又看到機遇,克服悲觀情緒,堅定必勝信心。在積極應對挑戰的同時,敏銳地發現和捕捉機遇,主動地把握和用好機遇,在搶抓機遇中把我們的優勢和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千萬不可坐失良機。

  新常態下不再以GDP論英雄,不等於幹部肩上的擔子輕了。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精神面貌要有新狀態。新常態下,不再以GDP論英雄,一些幹部就以為抓經濟工作的壓力小了,甚至出現了鬆勁泄氣苗頭。這反映一些幹部不僅思想認識上出了偏差,精神狀態上也出了問題。須知,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做經濟工作的難度比過去不是小了,而是大多了;各級幹部肩上的擔子不是輕了,而是重多了。這是因為,新常態是整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不但要保持中高速增長,而且要邁向中高端水準。這是一場全面深刻的變革,是一個劇烈陣痛、爬坡過坎的過程,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達到目標。這就要求各級幹部有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不斷提高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準。應加大教育力度,強化各級幹部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讓“為官不為”者沒有市場;形成正確的激勵導向,為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人提供舞臺、創造條件,讓在其位不盡其責、得過且過、尸位素餐的人靠邊站;加大問責力度,對不負責任、失職瀆職對事業造成損失的人堅決查處。唯有如此,才能為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創造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作者單位:湖南省人大常委會)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