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奇葩收費”得靠剛性法治

時間:2015-03-11 14:31   來源:長沙晚報

  開個“無房證明”花60元,開個“無犯罪證明”花200元……各種公共服務的“奇葩收費”引起兩會代表委員的吐槽。帶著代表委員和公眾的質疑,記者向國家發改委提問。3月9日,記者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多地收取“無房證明”的費用偏高,各地發改委將結合不動産登記調整,按照成本原則降低收費標準,將全面清理並公佈收費目錄。(3月10日《長沙晚報》)

  在現代行政倫理中,政府部門是公眾請來的“管家”,在納稅人合理繳納各種稅款之後,理應無償地享受政府部門提供的各種公共服務。這般常識,早已為公眾所熟知。但遺憾的是,道理是一回事,現實似乎是另外一回事。“無房證明”、“無犯罪證明”等“奇葩收費”,哪怕錢不多,且名不正言不順,但仍然有一些地方收得“樂此不疲”。至於這些“奇葩收費”的去向,則一直是個謎團,這更增添了公眾對奇葩收費的質疑。

  如今,在輿論不斷曝光之下,對於“奇葩收費”,終於迎來制度的回應——發改委表態,稱將全面清理收費目錄清單並向社會公佈。這意味著,如果能按當前的制度規定落實下去,所謂的“奇葩收費”,很可能就此成為歷史的塵埃,這令人欣慰。畢竟,名不正言不順的“奇葩收費”,就是對公眾利益的一種侵害,對其進行糾偏,在情理之中,也符合最起碼的公平與正義。

  不過,一紙政策規定,就能真正遏制“奇葩收費”麼?恐怕很難。眾所週知,2013年8月,財政部、發改委已取消“利用檔案收費”等33項行政事業收費,但一些地方照舊收取,相關規定被當成了空氣。至於“無房證明”這樣越權立項、搭車收費、只收費不服務、隨意擴大收費範圍的“奇葩”證明收費,也是隨處可見。檔案服務費被取消後,一些地方將其換個“馬甲”接著收,便是最為貼近的詮釋。這般現實,拷問的是制度的落實與執行。

  畢竟,在“奇葩收費”的背後,還有著疲軟的監管、利益共同體、權力的“任性”等現實問題。可以説,“奇葩收費”只是面子上的東西,而“權力任性”與“利益博弈”才是裏子上的東西。一方面,全面清理“奇葩收費”,其正義性的實現,取決於現實的落實程度;另一方面,即便權力不能以“奇葩收費”的形式變現,在同樣的監管語境下,也可能通過其他的方式來尋租,這是不得不提防的尷尬現實。

  因而,清理“奇葩收費”是必然的邏輯,但要標本兼治,需要依靠法治的剛性力量。可以説,只有依法行政照進現實了,權力之手無法亂伸了,“奇葩收費”才不會死灰複燃,才不會如割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長一茬。(楊燕明)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