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春運,就不得不提到“黃牛”嗎?

時間:2015-02-15 15:07   來源:人民網

  儘管鐵路部門和公安機關重拳打擊倒票,但記者調查發現,這並未使黃牛匿跡。許多網路黃牛利用百兆寬頻和專門搶票軟體,0.1秒即可發現退票,並通過網路或旅館登記簿獲取大量真實身份資訊用於囤票,部分黃牛日賺超千元。(新京報)

  新華網上有一篇文章這樣評説:“‘黃牛’就像‘春運’的孿生兄弟,每年年關都會如期而至。”這一比喻不説惟妙惟肖,也可以稱得上恰如其分了。提到“春運”,人們就不得不説起“黃牛”,年年如此,歲歲相同,話題老得已經沒有了新意。

  幾年來,鐵路經歷了由傳統售票向網路售票發展的歷程。隨著售票方式的轉變和多員化,以往盤踞在大大小小火車站售票廳的各路“黃牛”,也已經悄然轉移陣地,由地面發展到了網上。而其搶票囤票、倒買倒賣的手段也在不斷“升級”,由排隊賺辛苦錢,發展到利用百兆寬頻的“高大上”伺服器一路“秒殺”。

  黃牛的肆意妄為,擠佔了老百姓的購票空間,破壞了鐵路的正常售票秩序,增添了旅客回家的經濟負擔,給本就擁擠不堪的春運之路平添了更多擁堵。針對這種狀況,鐵路部門先後出臺身份資訊認證、使用動態條紋驗證碼、行程衝突無法購票等多項措施予以遏制,公安部門也一直在出“重拳”嚴厲打擊,但是效果卻始終不甚理想。

  俗話説:有需求就有市場。縱觀黃牛的生存之道和屢禁不絕,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們對這種不正常現象的姑息和縱容。我們一方面痛恨著這種灰暗的“潛規則”,一方面卻又在默許它、容忍它,甚至在無奈的時候,接受它給我們帶來的利益侵害。這種態度和做法,間接造成了黃牛年年伴隨春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抵制黃牛、打擊倒票、維護公平公正的購票環境,不是公安和鐵路部門的“獨角戲”,這裡面,不僅需要交通運輸部門合理增加運力,需要相關監督部門強化對網路平臺的管理,更需要旅客個人自覺遠離和堅決抵制黃牛,剪斷黃牛的利益鏈條,拒不購買 “高價票”。唯有如此,我們的購票環境才有望徹底凈化,我們的春運出行之路才會走得更順暢、更平坦。(趙媛)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