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車”還是“黑車”?

時間:2014-12-26 15:09   來源:新京報

  新興産業的發展需要不斷適應社會現實,同樣,現行法律條款也應該最大限度地給新興産業以寬容,在互相磨合中共同發展,這才符合網際網路創新的精神。

  在打車軟體基礎上開發的“專車”服務與普通計程車界限一直很模糊,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在12月24日“非法客運整治情況”專題情況會議上,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楊小溪明確回應:滴滴專車是黑車,營運不合法。

  放眼世界,作為網際網路分享經濟的一種,“專車”租賃這種商業模式在客觀上大大解決了各國民眾出行難的問題,因此在歐美發達地區大行其道廣為流行。

  通過APP開展專車租賃業務,鼻祖公司可追溯到美國的Uber。Uber通過技術和服務,已滲透到全球120多個城市,包括中國的北上廣深。目前該公司尚未上市,估值已超過400億美元。在我國現在和Uber相類似的,有“滴滴專車”、“一號專車”、“AA租車”、“易到用車”等,已經成為一個嶄新的網際網路創新産業。

  當然,作為一個新興産業,在發展的初期難免有各種各樣的漏洞以及隱患,這就需要在不斷創新中繼續改進,而不是呆板地因為“不合規定”而將其“一刀切”。網際網路時代,新興産業的發展需要不斷適應社會現實,同樣,現行法律條款也應該最大限度地給新興産業以寬容,在互相磨合中共同發展,這才符合網際網路創新的精神。

  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起了之前被叫停的“人人快遞”。“人人快遞”最初是由成都一群創業小夥伴搭建的電子商務物流平臺,借助這個平臺,只要快件起始點和你當天的行程吻合,任何人都能當快遞員,送貨成功還能拿到報酬。這樣的模式讓傳統快遞拍案而起,自然也備受爭議。因安全存憂,今年年初“人人快遞”在成都被有關部門叫停。

  如今,令人欣慰的是,之前被有關部門叫停的“人人快遞”又起死回生了。“人人快遞”被成都市商務局樹成了網際網路創新標桿,相關領導在回答關於“人人快遞”爭議的提問時説,“推進成都建設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就是要繼續鼓勵和支援這樣的創意、創業和創新,讓網際網路創業者去試去闖,管理者只需要對其規範引導,而不是一棒子打死。只要不損害公共利益,不危及公共安全,我們都鼓勵去試去闖,然後我們一起來研究辦法,規範引導健康有序地發展。”

  上個月,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剛剛在浙江烏鎮落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大會賀詞中指出,網際網路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産生活。那麼是否意味著,相關部門也應該有針對性地對一些條款和規定進行修改,以適應不斷發展中的網際網路新産業?

  我期待及堅信,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網際網路創新勢不可擋。(李易,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産業聯盟秘書長)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