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任官員順手牽“車”公車如何“瘦身”

時間:2011-10-09 11:06   來源:西安晚報

  官員上調,人走了,車也帶走了。在湖北廣水市,這一不正之風沿續多年,離任官員帶走了28輛公車。五位市人大常委拍案而起,聯名提出議案,要求廣水市政府追回被帶走的公車,並追究當事官員責任。廣水官員很為難:“官員離開後基本上都被提拔到更高的職務,縣級市廣水沒法追車。”原廣水市紀委書記鄧凱很“納悶”,“如果找我要我不還,那是我耍無賴,關鍵是根本沒人找我要過車。”(10月8日《南方週末》)

  官員調離廣水,不按規定辦理公共財物交接手續,仍然佔用廣水的公車,還大言不慚説“沒人找我要過車”。這不是無賴又是什麼?原廣水市紀委書記鄧凱的“納悶”也委實讓納稅人納悶。

  一方面,人大常委拍案而起,聯名提出議案要求政府追車;另一方面,調離官員又説“根本沒人要過車”。政府為何不理直氣壯追車呢?廣水官員的“為難”一語道破天機:“官員離開後被提拔到更高的職務,縣級市廣水沒法追車。”官員職務升遷了,廣水官員不説巴結都來不及,至少也是拉不下面子要車。何況,離任官員帶走公車在廣水已成風氣,現任領導也有調離的那一天,如果他們找離任官員追車,以後怎麼依葫蘆畫瓢帶走公車啊。與其得罪離任官員、斷自己帶走公車的後路,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不就是多掏納稅人的腰包嗎?

  專車是身份的象徵,離任官員帶走公車,一來可以在新地方顯擺自己;二來公車是自己帶來的,可以逃避有關部門的監管,甚至可以“化公為私”、“據為己有”。他們的算盤打得賊精。問題是,納稅人憑什麼給他們當冤大頭?離任官員帶走公車,説輕一點是國有資産流失,違規違紀;往深裏説,離任官員涉嫌職務侵佔。至於有的官員在新的崗位上退休以後,把公車交給親屬使用,那就是赤裸裸的犯罪了。

  來自財政部的數據顯示,目前,黨政機關及行政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總量為200多萬輛,每年公務用車消費支出1500億元~2000億元(不包括醫院、學校、國企、軍隊以及超編配車)。每年公務用車購置費支出增長率為20%以上。公車消費如此驚人,其中有多少專車不難想像。從廣水離任官員帶走公車的現實來看,有的沒有資格配備專車的官員仍可能把單位公車“據為己有”,變成事實上的專車甚至私家車。

  從公車私用現實與一些地方封存公車的經驗看,減少部分公車完全可以滿足工作需要。審批部門可以參照“每週少開一天車”的比例,削減公車採購計劃,避免公車浪費,引導公車改革潮流。同時,通過健全問責機制與外部監督機制,監督政府採購,嚴把新車審批關,削減公車數量,由公眾輿論監督公車私用。如果公車真正姓“公”,不被某些領導霸佔為“專車”,離任官員還拿什麼“順手牽車”?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