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救護車收費 勿忘民營市場

時間:2014-11-13 18:04   來源:廣州日報

  日前,江蘇省出臺新規對救護車收費事項進行規範,明確實行統一的救護車收費標準——在本市範圍內,收費最高每公里4元,不再區分救護車類型;異地轉運指導價格為每公里8元,各省轄市可上浮不超過25%。按照新規,江蘇省救護用車將使用里程計算方法,只計算患者上車地點至醫療機構的實際行駛公里數。

  救護車收費問題一直飽受詬病,民眾的吐槽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收費項目繁雜,叫一次救護車動輒涉及十余項收費;其二,收費標準偏高,花費通常需數百元乃至數千元;其三,雙向收費制度不合理,有重復收費的嫌疑;此外,“黑救護車”現象在一些地方大量存在,游離于監管之外,且存在安全隱患。

  江蘇對救護車收費亂象進行規範,意在維護醫療秩序、減輕患者負擔,這種便民利民之舉值得點讚。對急救收費實行統一的收費標準,能夠改變過去“協商定價”之亂局,提升救護車收費的公開度和透明度,這為暢通社會監督創造了條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醫療糾紛。類似的改革,其他省份也應儘快跟進。

  不過,江蘇的新規主要針對的是各大醫院自備的救護車,而現實中各地還有大量的民營救護車存在。值得強調的是,並非所有的民營救護車都是“黑車”,它們是為填補醫院救護車的不足而出現的——不少醫院都存在救護車短缺問題,而那些老弱病殘患者出院時無法調用急救用車,只能另外花錢使用民營救護車;有些偏遠地區,打120叫車成本較高,價格相對靈活的民營救護車也有一定市場。

  問題在於,有關部門對民營救護車的監管相對不足,導致這一領域也存在不少亂象。有些時候民營救護車是性價比較高的選擇,但有些時候也因收費高而受詬病。正因如此,在對急救收費項目進行規範時,不能忘了民營救護車。

  從社會管理的角度來説,“黑救護車”“山寨救護車”必須依法打擊和取締,但對民營救護車的管理和規範,可以有更靈活的思路。在目前醫療體系不是十分完善的情況下,醫院救護車資源短缺的現象還將長期存在,而這個市場空缺完全可以由正規的民營救護車來填補。如果管理得當,民眾的急救將因此更方便快捷。

  具體來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民營救護車予以規範:一是要改變民營救護車“散兵作戰”的局面,對正規車輛進行等級註冊,並納入地方120急救中心統一規範管理;二是通過培訓提高相關人員的素質,滿足急救需求並確保行車安全;此外,職能部門對醫院救護車收費項目和標準的規範,也應該適用於民營救護車。(湯嘉琛)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