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適應新常態

時間:2014-11-03 14:03   來源:光明日報

  新常態,顧名思義,就是指一種新的正常的狀態。新常態既強調“新”,不同於以往,又強調“常”,是一種相對穩定、正常的狀態。新常態是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儘快轉變思想觀念,創新工作思路方法,積極適應新常態。

  適應新常態,就是政治上要堅持依法治國、厲行法治,而不是權大於法、破壞法治。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首要的是堅持黨的領導,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穿到依法治國全過程。“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要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保護産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公平競爭,確保國家發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據、有法可依,防止出現相互掣肘、內耗嚴重的現象。要促進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推動政務公開,加強對權力運作的監督,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

  適應新常態,就是經濟上要堅持市場決定資源配置、可持續發展,而不是行政干預、唯GDP論英雄。當前,我國經濟增長率維持在7.5%左右,這意味著我國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適應這種新常態,就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更多地運用經濟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進行調控。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把經濟結構調整和改革創新緊密結合起來,讓“看不見的手”更多發揮作用,讓市場活力得到充分釋放。要統籌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樹立“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打造“綠色GDP”,推動可持續發展。

  適應新常態,就是思想文化上要堅持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而不是製造負效應、散佈負能量。中華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新常態下,要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全國各族人民的“最大公約數”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為實現中國夢凝聚力量。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話語權,敢於同惡意攻擊、造謠生事等不良行為作鬥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工作導向,文藝工作者要像賈大山那樣具有清正廉潔、勤政敬業的作風,襟懷坦蕩、真摯善良的品格,剛正不阿、疾惡如仇的精神,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適應新常態,就是工作上要堅持以身作則、敢於擔當,而不是畏畏縮縮、無所作為。敢於擔當是中國共産黨人的優秀品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原則、敢於擔當是黨的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面對改革發展新常態中出現的紛繁複雜的新情況新問題,既要胸懷大局,時刻以大局為重,從大局出發統籌謀劃工作思路,又要迎難而上,勇於承擔責任,敢於堅持原則、啃“硬骨頭”,做到守土有責、盡心盡力。在處理矛盾和問題時要有理有利有節,做到矛盾面前不躲閃、挑戰面前不畏懼、困難面前不退縮、風險面前不逃避。不能因為改革發展中出現一些矛盾和困難就因噎廢食,當“太平官”,庸庸碌碌。

  適應新常態,就是生活上要堅持八項規定、“三嚴三實”,而不是以權謀私、貪圖享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勝的敵人也是自己。”在從嚴治黨新常態下,首先必須加強黨性修養,築牢思想防線,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自身“免疫力”。必須牢記“兩個務必”要求,時刻提醒自己嚴守黨的紀律,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人際交往必須有原則、有底線,要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像毛主席當年號召的那樣,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適應新常態,就是學習上要堅持學以致用、持之以恒,而不是淺嘗輒止、閉門造車。當今時代,知識更新週期大為縮短。如果不加強學習,就難以贏得主動、贏得優勢。加強學習,首先要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著作,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尤其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要學習做好本職工作所必需的各種知識,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努力增強工作本領。要創新學習方式,不僅向書本學習,還要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向先進典型學習,向國外先進經驗學習。要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堅持帶著問題學,通過學習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準。(夏先德 苗俊峰,作者單位:財政部預算司)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