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意願值得研究

時間:2014-10-15 08:47   來源:羊城晚報

  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至今,“單獨兩孩”政策實施已近一年,但據報道,公眾對生第二個孩子的反應,比預期的要少很多。按之前官方的預測,全國符合單獨兩孩政策的夫婦約有1100萬對,政策調整後,預計每年多出生約200萬人。7月10日,據國家衛計委官員透露,截至5月31日,全國提出再生育申請的單獨夫婦共有27.16萬對,已批准的有24.13萬對。也就是説,提出再生育申請的單獨夫婦,僅佔符合條件的2.5%。以浙江省為例,預計2014年全年單獨夫婦再生育的出生人數實際為2萬左右,而之前預計的數字則要高達8萬。

  這些數據再次證明了一些人口學家之前多次強調的觀點: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之下,中國人的生育願望受到了明顯的抑制,遠不是一些部門、官員和專家估計的那麼強烈。實施三十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必須面對這一現實。

  任何一項公共政策都是時代的産物。不誇張地説,計劃生育政策應該是中國影響最大的一項公共政策。它産生的那個時代,百廢待興,經濟社會亟鬚髮展,成為社會共識。而龐大的人口,則被看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障礙,在這樣宏大的背景之中,以控制人口規模為主要目標的嚴厲的計劃生育政策出臺,實行迄今,已經長達三十多年。在當時那樣的語境之下,決策者自是出於公心,出於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急切之心,而沒有今天這麼多部門利益的考慮,這也是這項政策能夠廣泛動員各種資源,得到深入實行的根本原因。

  無論如何,今天,計劃生育政策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當初制定的目標,有效地降低了出生率和人口增長率,從而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規模。但同時也滋生出了一些當初意想不到的問題:諸如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以及相關的社會結構、倫理道德的變化;獨生子女家庭的風險問題;最嚴重的就是人口結構逐漸失衡,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缺乏將會是今後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正是這些問題日益突出,才有了決策層對計劃生育政策的審慎調整,比如放開“單獨”二孩。

  可是,實行了三十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不僅有效控制了人口規模,更改變了中國人的生育觀念,加上其他因素,局部性的“單獨”二孩政策,或許已經無法扭轉民眾的生育意願。因而應當在此基礎上探索更加深入的改革,新出現的人口問題才有望得到解決。

  這需要越過諸多障礙,首先是在觀念上。計劃生育並不是單純控制人口規模,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合理的人口結構,提升人口素質。這應當是今後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其次是體制上面。公眾質疑,計生部門和部分的人口學者,是不是已經形成一個利益集團,維護現行的政策,他們的利益就可以最大化,因此他們已經成為計生政策改革的最大障礙。那麼接下來,計生部門和相關的人口學者,能不能用實際行動回應這些質疑呢?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