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現藍天本不該成“新聞”

時間:2014-07-01 14:2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最近,在微信和微博裏,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人們時不時曬藍天白雲、曬朝陽夕陽。於是,有媒體專門就此採訪專家,解釋近段時間藍天為何更多。專家表示,空氣品質受到氣象條件和污染源排放的雙重影響,無論南方北方,夏季大氣污染物擴散條件都比秋冬季節要好。污染物排放有所減少,再加上氣象條件改善,因此多個地區6月以來頻現“藍天”。(6月29日《人民日報》)

  過去,霧霾多了是新聞,如今藍天多了也成了新聞,甚至有報紙整版刊登藍天照片。藍天似乎成了一種“奢侈品”。如若放在20年前甚至5年前,相信多數人都會覺得很荒誕。

  我們不妨先看一組環保部公佈的數據,“2013年,全國平均霧霾天數為52年來之最,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蘇等13地均創下歷史紀錄,特別是京津冀地區13座城市空氣達標的天數不到四成。”我們的城市何以落到如此糟糕的地步?空氣污染何以積重難返?

  毋庸諱言,天氣因素只是不利於空氣中的污染物消散,真正的根源還是污染排放過多。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6月26日發佈的《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4)》指出,2012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量為36.2億噸標煤,消耗了全世界20%的能源,單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準的2.5倍,美國的3.3倍,也高於巴西、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年來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催生了一大批高污染、高排放的企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只看重眼前的經濟高增長,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霧霾鎖城”已成殘酷現實,此時要做的是放眼未來,思考如何重現藍天?霧霾最嚴重時,網友調侃,治霾只能“靠天吃飯”“一切隨風”。而嚴肅起來提建設性意見,專家、學者、工程師都曾建言獻策,也多是老生常談。所有的方法歸納起來無非兩方面,一是自下而上地增進環保意識,二是自上而下採取環境治理舉措。

  自下而上,是要讓每一個社會公民都成為保護環境的一分子。每個人都既是環境的消費者,也是環境成本的支付者。要盡可能消除某些人在治理污染中“搭便車”心理,強化公民的環保意識,正視保護環境所需承擔的責任和成本,使綠色出行、低碳生活成為社會共識。同時,要倡導公民共同監督環境違法者,形成抨擊污染的輿論環境,讓污染環境者在社會語境中被孤立和弱化。

  自上而下,是政府要制定有傾向性的政策,重新審視産業結構,淘汰污染大、耗能高的産業,作出更合理的結構調整,如逐步減少火電數量,加大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其次,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尤其是環境保護法制建設,加大污染環境的處罰力度,對企業實施環境污染的“一票否決制”。最後,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使用交通補貼等杠桿促使人們更多地選擇綠色出行,減少每人平均排放量。

  重現藍天是一項全民系統工程,也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政府、企業和每一位公民都參與其中。唯有各方都積極行動起來,方能讓藍天不再是新聞,也方能讓活在藍天下的我們“忘”了藍天。(陳光忙)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