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需帶頭打破行政壁壘

時間:2014-05-29 13:38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的區域問題具有行政等級化的明顯特徵,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盤子中,解決好這個問題首當其衝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中央提出的重大戰略舉措,這是在中國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和城鎮化發展戰略制定過程中,對以往區域政策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驗。其面臨的首要課題,就是如何打破行政壁壘,發揮市場機制在協同發展中的主導性作用。

  中國的區域問題具有行政等級化的明顯特徵,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盤子中,解決好這個問題首當其衝。其次,是區域內部行政體訴求的整合:如何改變競爭大於合作,特別是為了獲取優質資源産生的同構競爭?如何在發展水準差距較大的京津和河北之間,實現協同發展與政策一體化?如何照顧到整個“首都圈”,而不是回歸到以往的單向戰略……這些難題,都需要打通發展和決策的動脈。更重要的是,要破除觀念束縛,真正把利益各方的主觀意志和傳統的區域治理慣性,統一到中央的決策層面上。

  首先是處理好行政區之間的關係。區域發展需要在一盤棋中考慮,意味著區域內各行政主體,必須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抱成團朝著頂層設計的目標一起做,樹立起合作共贏的“共同體”概念。比如,通過基礎設施一體化、産業對接協作等舉措,必然加快京津的一些優勢資源向河北輻射,對河北的發展帶來積極作用;而擁有廣大腹地和農村的河北,當其經濟水準得到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差距縮小,又必然會令京津人口和産業高度集聚的壓力大大緩解,其産業結構調整和工業升級,也會從根本上改變京津的整體生態環境。這樣的良性互動,對實現合作共贏大有裨益。

  其次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在中央提出的協同發展戰略中,政府引導是大前提。需要制定改革政策,打破行政區域的壁壘,通過市場化資源的再配置,弱化行政干預。允許民資和外資投資基礎設施,突破行政區域管轄範疇;通過市政公用産品價格制度的改革,減少行政福利,弱化區域差距。對於地方政府來説,應放棄傳統的“要政策,要資源”觀念,把精力更多放在尊重市場規律、尊重城市發展規律上來,不要人為“造城”,形成新的資源嚴重浪費。

  第三是處理好競爭和互補的關係。區域競爭是正常的,但如果忽視自身條件,盲目追求優質資源,會加劇同構競爭,浪費優勢互補的發展機會。如北京具有服務業發展優勢,天津在新型工業化發展方面是強項,河北擁有豐富的空間生態資源、低廉的土地價格和勞動力價格。各方都應尊重自己的發展現實,真正實現資源優勢互補、産業良性互動的格局。

  第四是處理好中央和地方的關係。打破區域行政壁壘,需要中央統一協調。例如統一配置基礎設施,統籌推進交通網路建設,制定公共服務一體化的發展戰略,等等。地方則要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著力落實好中央規劃和政策,促進協同發展。

  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鍛鍊和發現通盤考慮的能力。區域協同發展,對我國幾大經濟圈來説,都是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改革嘗試。從這個意義上講,京津冀三地應該從全局角度認識各項探索的意義,帶頭打破行政壁壘,給全國提供重要的示範價值。(李 鐵)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