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京津冀一體化的“小私”與“大公”

時間:2014-04-17 14:17   來源:新京報

  京津冀一體化如能構建三地一體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務體系,以及統一、公平、自由、開放的法治環境和市場環境,理論上就不存在各種“小私”,而能兼顧各地民眾的利益,真正實現“大公”。

  近日,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談到,京津冀一體化是國家的大局,河北必須服務這個大局。京津冀一體化發展,需要河北扮演什麼角色,我們就演好什麼角色,絕不以河北一地之小私損京津冀三地之大公。

  “小私”與“大公”的説法,一時引起輿論關注。回顧過去磕磕絆絆的京津冀一體化進程,地方的“小私”確實成為一大障礙。現在,京津冀一體納入國家層面的戰略發展規劃,就不只是要求河北放棄“小私”,而需要三地均能如此,以更加開放的心態看待三地的合作與發展。

  這就牽扯到一個核心問題,什麼是京津冀一體化中“小私”與“大公”?

  其實,“大公”最深層的問題是,如何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突破三地協調發展中的障礙,共同增進三地民眾的福祉。在此需要特別強調的一個概念是“共同增進”,也就是説,未來京津冀一體化不應是單方面的犧牲,而應該符合帕累托改進的原則,讓三地民眾均能從中獲益,實現經濟共同繁榮,社會治理水準普遍提升。

  概而言之,京津冀一體化的“大公”應是,既符合本地民眾的利益,又符合其他兩地民眾的利益。這就需要,京津冀一體化契合三地民眾的利益共識,並以此出發,清理和改進現行的地方公共政策。

  而“小私”,則應該被界定為有違社會公平和法治的不當利益。這包括,長期計劃體制固化的利益、資源的不均衡,公共政策、産業政策方面的種種特殊優待與地方保護等,以及一些以犧牲環境和民眾健康為代價的眼下不當利益。

  以經濟領域為例,北京和天津都擁有若干國家級開發新區、綜合改革試驗區,而河北享受的政策優待相對較少。京津冀經濟發展水準不一,與此不無關係。這固然讓兩地民眾受益,地方經濟發展,但也帶來了環境、人口、擁堵等諸多大城市病,讓民眾和政府苦不堪言。這樣的“小私”是否應該放棄?

  河北近年來鋼鐵等重工業迅猛發展,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和稅收、就業數據增長,而令環境底線失守。如果説,這些污染企業影響了京津民眾,那麼,當地民眾恐怕更是遭殃。依法關停、淘汰污染企業,不但符合京津民眾的利益,同樣也符合當地民眾的利益。這樣的“小私”也不值得留戀。

  另一方面,也應看到,北京等大城市的魅力,不只是靠政策傾斜,也是市場競爭遴選的結果。這得益於,地方政府更加高效的社會治理能力,能夠提供較高水準的公共服務,形成了良好的法治和市場環境。這是任何繁榮的經濟體必須具備的條件。

  京津冀一體化如能著眼於此,致力於構建三地一體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務體系,以及統一、公平、自由、開放的法治環境和市場環境,理論上就不存在各種“小私”,而同時能兼顧各地民眾的利益,真正實現“大公”。(評論員 于德清)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