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破“辦公用品”的腐敗隱身衣

時間:2014-05-16 13:51   來源:廣州日報

  去年以來,一些部門、單位餐費都大幅下降,財政預算卻沒有明顯減少,那麼節省了的錢都去哪了?一些基層幹部表示,其實他們很多情況下都是將餐費報銷成了辦公用品,這層窗戶紙大家都不願意捅破。(5月14日《人民日報》)

  明明是公款吃喝、領導出國消費,甚至在招商過程中的因私花費,在發票上卻像孫悟空一樣,搖身一變成了子虛烏有的“辦公用品”,這分明是利用發票管理漏洞,中飽私囊、大搞腐敗。

  筆者覺得,我們應完善既有發票管理制度入手,進行財務制度創新,像單位的入賬報銷,不能僅憑發票上籠統的“辦公用品”報銷,還應附上詳細的消費資訊與記錄。通過發票管理創新,就能避免內容、金額與實際不符,從而讓“辦公用品”發票不再氾濫。與此同時,還應通過公務卡、銀行轉賬等方式,減少現金流通,這要比依靠發票管理有效得多。更為重要的是,鋻於眼下辦公用品的消耗查起來比較困難,每個單位、部門對於辦公用品的消費沒有設上限,甚至沒有人知道每年到底需要購買多少辦公用品,因此,要強化預算制度,不妨增加“辦公用品”預算科目,給每個單位或部門規定個紅線。否則,按違反財經紀律問罪。(吳睿鶇)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