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考之問,問的是靠什麼保證“秉公用權”

時間:2014-05-12 15:05   來源:人民網

   這兩天,蘭考引人注目。縣委班子成員們紅了臉、出了汗,也排了毒。那場長達13小時的民主生活會走向“公開透明”,聽到最原汁原味的批評,照到最清晰透亮的鏡子,哪藏污納垢也一清二楚。

   作為焦裕祿之後的第十四任縣委書記,王新軍的自問自答,被媒體冠名為“蘭考之問”:為什麼守著焦裕祿精神這筆財富,50年了經濟仍比較落後,10萬人沒脫貧?為什麼蘭考集體陳情、越級陳情還那麼多,社會矛盾大事小事不斷?王新軍反省了八個字:“缺乏擔當,得過且過”,他還將去年曾經聳動輿論的袁厲害收養的孩子被燒死7個的惡性事件,歸因于“長期漠視群眾疾苦的惡果”。

   習近平在蘭考對縣一級領導幹部要求中也有四個字,“秉公用權”。可以和“蘭考之問”互為表裏。如果做到秉公用權,蘭考還會半個世紀都沒有脫貧嗎?

   不妨對比一下,蘭考民主生活會亮出來的那些“羞恥和痛心”的短處:為沒有順理成章地陞官而失落,“更多考慮的是自己,用權不是為百姓”;“本位主義嚴重”,致使縣裏棚戶區改造的民生工程拖延一年多;沒有實地調研,農田水利忽視了鄉與鄉的銜接,導致大片麥田枯萎;兩箱酒,價兒超過農民一年收入,茶葉幾百塊一斤,夠貧困學生半年花,“過去習慣了,現在覺得負罪”……

   亮醜揭短、觸及靈魂、開誠佈公,這是不少領導幹部鮮有的經歷。不過,流汗甚至流淚,都不是最終目的。查擺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領導幹部的痛切剖析與自批其面,還得落到百姓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上,落到在現實操作中切實回應並解開“蘭考之問”。

   秉公用權,心中才能有百姓。那麼,為什麼時隔50年,百姓的分量在有些官員的心中越來越輕?除了官員個人品質,深層的原因是什麼?

   有領導同志指出,改作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涉及權力運作和利益調整,本身是一場深刻的改革。如果不紮緊制度的籠子,不用機制規範權力的運作,就可能導致不良作風的“隱形”生存、反彈回潮。

   因此,僅僅靠道德自律來約束和規範幹部個人的行為,並不是這次群眾路線教育的最終目的,只有力促觀念變革、制度創新和權力規範,加快行政審批制度、財政制度、公務接待制度、資訊公開制度等各項制度建設,才能從根本上剷除“四風”滋生的土壤,讓領導幹部“一刻也離不開老百姓”,心思都用在為百姓脫貧、解困、釋疑上,才能解開“蘭考之問”。(李泓冰)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