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學生正在閱讀。資料圖片
日前,一則小故事在微信中流轉:一個年輕人崇拜楊絳,高中畢業時給楊絳寫了一封長信,表達自己的仰慕之情,並傾訴自己的人生困惑。楊絳的回信誠懇而直率:“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當下,讀書不多卻想得太多的年輕人並非個例。電子媒體時代,微博、微視頻、微小説等新形式的出現,讓大學生得以更方便、快速地獲得資訊。娛樂性、消費性的閱讀,已經成為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逐漸固化為大學生的閱讀習慣。與此同時,傳統的、深度閱讀的習慣卻與大學生漸行漸遠。
當碎片化、快餐化、功利化的“淺閱讀”漸成趨勢,不少專家擔憂,長此以往,會導致其思維碎片化,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足,以及難以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等一系列問題。
不用紙的閱讀
碎片化的閱讀成趨勢
遙想上世紀80年代,電視機數量極少,閱讀成為年輕人接受資訊的重要渠道。黑格爾的《美學》、李澤厚《美的歷程》、彙編的《薩特研究》等哲學書籍,以及《紅與黑》等外國小説都是年輕人競相購買的對象,不少地方的新華書店還出現了排隊購書的景象。
但反觀今日青年人的閱讀習慣,閱讀載體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在學校的路上、在食堂、在教室,我們總會發現很多人或是低頭瀏覽手機,或是戴著耳機聽“有聲讀物”,或是手捧“電子書”閱讀。“我喜歡閱讀,但平均下來每天只有不到半小時讀書,因為我平時上網瀏覽資訊更多。”寧夏大學大四學生高芬説。
記者採訪中發現,類似的例子並不少見。不少同學表示,平時學校的課程安排比較多,加上大學校園裏的學生活動豐富多彩,“沒有時間”“沒有閱讀的衝動”等理由使得同學們平時會更多地選擇上網、“刷微博”和“上微信”等閱讀方式。耐下心來閱讀、思考,閱讀經典文史哲書籍的大學生更是少之又少。“我會利用很多零碎的時間來讀書,比如等公交的時候,我就會把手機拿出來讀一讀。最近,我比較喜歡聽書,前一段時間完整地聽完《平凡的世界》,這樣積少成多就讀書較多”,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鄭凱怡就是典型的代表。
儘管電子化閱讀具有攜帶方便、容量較大、可選擇範圍廣等優勢,但是不少專家還是直言,利用零散時間進行的閱讀,獲得的是碎片化資訊,令讀者無須嚴謹思考,容易患上思維 “惰性”。正如《娛樂至死》一書的作者尼爾 波茲曼所言,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閱讀變得輕盈的同時,也開始變得不再嚴謹。
一組數據耐人尋味,據報道,2012年,中國出版的圖書達到了414005種,冊數為79.25億冊,出版圖書的種類和數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根據《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的顯示,2012年,中國18—70周歲國民的圖書閱讀率卻僅為54.9%,國民每人平均僅讀4.39本書。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顯示,北歐國家國民每年閱讀量多達24本書左右。
12下一頁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