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型高考須解決“含金量”問題

時間:2014-03-26 13:13   來源:半月談網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22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我國即將出臺方案,實現兩類人才、兩種模式高考:第一種高考模式是技術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試內容為技能加文化知識;第二種高考模式就是現在的高考,學術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學術型人才的高考分開。

  消息一齣,輿論的反應基本上分為兩個層次:首先是肯定,作為對現行的“一卷考所有人”“一考定終身”高考模式的革新,“一分為二”的“技能型人才高考”與“學術型人才高考”可以讓考生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職業規劃,可以彌補市場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其後是擔憂,技能型人才高考有現實土壤嗎?能落地開花結果嗎?

  不管是肯定還是擔憂,關鍵點其實是相同的:通過技能型高考的人才能得到什麼樣的認證?作為權威評價、選拔制度的高考,能為技術技能人才開出一條與學術型人才“平起平坐”的通道嗎?

  高考一直被稱為中國教育的“指揮棒”,是考生選擇大學和取得進入大學資格的最重要途徑;高考在民間被稱為“龍門”,優勝者被認為是“鯉魚躍龍門”。以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為主的高職教育雖然在定位上與普通高等教育並無二致,都是國家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只是培養目標有所不同,但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都被後者甩了不知多少條街。在這種高下立判的情形下,面向高職院校招生的技能型高考模式如何衝破“次等高考”的固化思維?

  答案就在於:高考“一分為二”不能只是簡單地給技能型高考一個“名分”,必須提高其“含金量”。

  現下無論是招生還是就業,無論是高校還是企業,都唯高考——也就是改革後的學術型高考——馬首是瞻,有的甚至在高考這個大“籃子”裏還挑肥揀瘦,“學歷查三代”、“非985、211不可”等花樣迭出。技能型高考要想擺脫“低人一等”的境遇,必須強化對自身的要求,從命題、選拔標準到組織管理,都要向學術型高考看齊,從高、從嚴,絕不能降格處理,即便考試內容不一樣,也不可在考試的高度、精度、深度上失了水準。

   與技能型高考相對應的,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模式也要作出調整。在我國,高職教育只包括本科和專科兩個學歷層次;而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高職教育體系則完整地囊括了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等層次的學歷教育。現代社會需要的不是僅僅具備簡單動手能力的應用人才,而是有想法、有良好綜合素質的新一代技術技能人才,要培養這樣的人才,必須加強教育配套改革,充分重視高職及應用型學科建設。

  高考只是一種手段,根本目的在於培養人才。多元化的社會需要多元化的人才,高考“一分為二”順應了時代的發展需求。但要將此項改革從理念轉化為現實,將高考從“獨木橋”變為“立交橋”,還有許多的功課要做,無論是人的觀念層面,還是改革的執行層面。(安傳香)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