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要給“三公”經費把好關

時間:2014-01-20 15:22   來源:新京報

  學習湖北人大代表,敢於對“三公經費”較真兒。

  “一台電腦的使用期限至少5年,但預算報告中年年都有購買電腦等辦公用品,出於什麼考慮?”“‘三公經費’要列明細,不能像以前那樣模糊,必須要寫清楚會議費、培訓費分別是多少。”日前,部分湖北省人大代表對湖北省民政廳2014年度預算的各項項目進行審查,首次進入審查目錄的“三公經費預算”成為眾代表“盤問”最仔細、最詳盡的對象。(據1月18日《中國青年報》)。

  今年以來,各地在三公經費的節約上捷報頻傳,一些地方動輒宣佈將一些三公消費壓縮百分之幾十。不過,控制三公經費,靠這種多撥款多節約的方式,顯然不行,必須深入到政府預算審查層面,將政府的財政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眼下,各地兩會紛紛召開,因此,作為人大代表,能否在通過政府預算的有效審查,實現對三公經費的有效控制,無疑責任重大。

  毫無疑問,公眾樂見更多地方的人大代表,能像湖北那樣,敢於對“三公經費”較真兒。同時,於人大代表而言,對“三公”經費和財政預算進行監督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為了保證審查的效果,一方面,人大代表有必要努力學習和補充必要的財政、經濟和稅收等預算審查所必需的知識,另一方面,不妨學習武漢人大的經驗,編寫幫助代表讀懂計劃和預算報告的閱讀指南,組織專題審議,引入專家的討論和評議,幫助代表提高審查能力。

  另外,提升人大代表預算審查監督能力,還應從完善預算編制制度來入手。目前,許多地方預算的內容仍然過粗,有的地方,全年預算收支僅列出二三十個“類級”科目,三四百個“款”級、五六百個“項”級科目則沒有體現,完全由政府主導分配,人大代表甚至不知道哪個部門具體能夠使用多少錢,有的地方,“三公”經費的草案內容只有不到一頁紙。因此,更多地方需要像湖北那樣,將“三公經費預算”明確列入審查目錄。

  與此同時,應當儘快完善預演算法,要求政府的預算特別是“三公”經費等社會關注熱點內容,要編制地盡可能地詳細,不能搞“粗線條”,更不能留下任何“模糊地帶”,要讓每一筆資金的使用方向都盡可能明確。必要時,還要提供專門的論證報告,並輔之以相應的圖表、名詞解釋等,以讓代表能夠一目了然地看清資金使用計劃。

  我們現行的預算審查機制也需要完善。這其中,首要的是應當創造條件,讓代表提前接觸預算草案,建議在預演算法修改時明確,地方人大會議召開前至少一個月,政府預算編制主管部門應當將預算草案發送全體代表,讓代表通過各種渠道廣泛徵求意見。同時,在預算草案編制完成後,應當將預算草案向社會公開,並設置專門的公眾徵集意見和討論平臺,從而為人大代表審查預算提供幫助和支援。(朱恒順)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