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號上牌須有車位”沒可行性

時間:2013-11-08 13:32   來源:羊城晚報

  11月5日,北京交通部門提出多項建議治堵控污,其中包括建議研究以停車泊位控制機動車增長的實施可行性,把擁有停車泊位作為申請小客車搖號的資格審核條件之一。專家稱此舉有利於規範停車秩序,但有網友認為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兩難命題。(11月6日《京華時報》)

  儘管有關專家為“搖號者須有車位”羅列了種種好處,然而公眾卻發出不少質疑之聲。從表面上看,此舉好處多多,比如,有利於規範停車秩序,有利於購車停車管理上的公平公正,有利於控制車輛增長,甚至還有利於倒逼開發商多建停車位。但事實上,這一建議沒有可行性,是“中看不中用”的治堵控污措施,甚至還會引發不少負面效應。

  首先,憑車位搖號很可能造成車位資源浪費。據悉,按照發達國家每輛車平均配1.3個停車位的比例計算,北京停車位的缺口有400萬個之多。車位資源本來就很緊張,如果推出憑車位搖號措施,不僅沒有緩解車位緊張,而且還會加劇車位緊張,原因就是憑車位搖號會造成車位資源浪費。這是因為,搖號購車的前提是必須有車位,但很多人有車位之後不一定能在短期內搖號中簽,那麼,在等待漫長中簽的過程中,就會浪費部分車位資源。據悉,從明年起北京每年24萬個的小汽車搖號指標將變為15萬輛,中簽率會大幅降低。如果推出憑車位搖號,浪費車位就會是大概率事件。

  其次,憑車位搖號難以避免造假。1998年-2004年北京曾實施憑停車證購車的政策,但由於市場上出現開具假泊車證明等情況,隨後該政策便不再執行。這次推行憑車位搖號,同樣難以規避造假,這是因為住宅小區的地上車位沒有産權,日常管理權在物業公司,而物業公司隨意開具車位證明的可能性很大。

  其三,憑車位搖號必然炒高車位的售價和租價。由於停車位匹配嚴重不足,“物以稀為貴”,如果再推出憑車位搖號,不僅開發商會像炒房價一樣去炒高車位售價,而且,物業公司和車位擁有者也會借機炒高車位租賃價格。儘管車位價格上漲有利於控制車輛增長,但同時也造成車位價格嚴重扭曲。即使限制車位價格上漲,也是治標不治本,因為有産權的車位具有商品屬性,很難去干預。

  另外,還會引發新的社區矛盾。由於很多小區地下車位極其有限,小區的地面就變成了停車場。眾所週知,地上車位往往是沒有産權的,是屬於小區全體業主的。那麼,有限的地上停車位究竟如何處置就成了一個大問題,這有可能成為小區業主和物業公司的矛盾爆發點,而很多小區業主和物業公司的矛盾本來就很多。從這個角度而言,憑車位搖號是給小區製造新矛盾,增加社會不穩定。

  還有,此舉也存在公平性問題。由於老小區車位配置嚴重不足,而新建小區車位相對多,那麼,對老小區居民來説就不公平,而這種不公平是由於歷史原因、政府早期規劃不到位造成的。換言之,政府早期失職帶來的問題,卻要居民來承受,顯然,不太合理。我們要意識到,憑車位搖號實質是利用了政府早期對車位規劃不到位這一漏洞,政府利用自己過去的漏洞限制居民購車,似乎也不大光彩。(馮海寧)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